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打箭炉锅庄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代四川“茶马互市”崛起,宋、元、明三朝以其制先后在四川西部的雅州(今雅安)、碉门(今天全)、岩州(今沪定岚安)设市,以茶易马,开通了我国西南通往四川甘孜和西藏的“丝绸之路”。明末清初,打箭炉市取代碉门、岩州市后,自宋代以来的“茶马互市”,被以边茶为中心的汉藏贸易所代替,打箭炉锅庄贸易就是在这个历史  相似文献   
2.
吐蕃自松赞干布卒后,赞普幼,禄东赞之子钦陵当国政,因侵灭吐谷浑与唐发生冲突。唐军覆败于大非川后,吐谷浑之地悉入吐蕃。蕃军开始侵扰大唐缘边请州县。唐蕃关系转入第二阶段。自唐高宗咸亨(670—673)至武后久视(700)三十年间,为唐蕃交恶时期,其重大战役与其关系地名,纷庞复杂。兹为分组考释,以清眉目。  相似文献   
3.
四、良非川战役相关地名《新传》:“仪凤四年(679)年,赞普死,子器弩悉弄立。钦陵复擅政,使大臣来告丧。帝遣使者往会葬。明年(680年),赞婆、素和贵率兵三万攻河源,屯良非川。敬玄与战湟川,败绩。左武卫将军黑齿常之以精骑三千夜捣其营。赞婆惧,引去”。《旧传》作“黑齿常之破吐蕃大将赞婆、素和贵于良非川,杀获二千余级,吐蕃遂引退。”(叙在仪凤四年前。)查黑齿常之本传云:“仪凤三年,……贼酋跋地设弃军走。帝叹其才,擢左武卫将军,检校左羽林军,赐金帛等。进为河源军副使。”此谓承风岭之役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部分史学工作者及民族研究工作者,对分布在四川平武、南坪及甘肃的文县等地区的达布人原属藏族的定名,提出了异议.有些人认为这些地区历史上曾经是氐人活动过的地方,因而今天居住在这里的民族,也应叫它为氐族.还有人认为达布人是古代宕昌羌的子孙,应为羌族.也有人认为既不属羌,也不为氐,就叫“达布人”……等等.本文就目前掌握的材料,对达布人的族属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新唐书》皆有“吐蕃传”。其他如《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通志》及《太平环宇记》等史、地名著,也都有专记唐代吐蕃情俗的专篇。历史事实,已多有人考订。惟独地名,几乎无人考订。但如地名不能落实到地图上来,则历史事实也成了悬空飘渺的故事,不可能收古为今用之效。我们综合参验上列各书,与近世实测地图,考订传文中的地名,只是初步工作。希望从此开始,引出多种见解不同的讨论,去粗取精求得一是。  相似文献   
6.
解放前,我国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基本上仍停留在封建农奴制阶段。但是,农奴制社会的政治制度,是否都通称之为“政教合一”制,那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笔者认为:封建农奴制与“政教合一”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藏族地区的政治制度,除西藏地区具有十分明显的“政教合一”特点外,其他藏区的政治制度并不都是政治与宗教合二而一的。所谓“政教合一”制,恩格斯讲得十分清楚:“……在新教国家里,国王就是总主教,他把教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于一身;这种国家形式的最终目的是黑格尔所说的政教合—……”,说得更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末,当腐朽无能的清王朝行将就木的时候,英国侵略者趁机大肆侵略我国西藏,迫使清政府缔结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八款”。同在这个时候,川藏交界不远的瞻对地区,发生了一场川军与藏军争夺瞻对的战争,历史上称之为“藏瞻之争”。过去有的史学家把“藏瞻之争”单纯地看为西藏与四川为争夺瞻对引起的战争,而忘却英帝侵略西藏的历史背景。本文试就英帝侵略西藏与四川总督鹿传霖收回瞻对的关系,提出个人菅见。  相似文献   
8.
四川岷江上游的石棺墓,主要分布在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汶三县的岷江两岸,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即被发现。据考古学家鉴定,这些石棺墓的时代,“大致是从战国一直延续到西汉晚期”①。关于墓葬主人的族别问题,自四十年代开始至今,争论颇大,有氏人说,吐谷浑人说,葛羌人说,蚕丛人说,汉人说等等。本着党的“双百”方针精神,笔者提出与上诸说不同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并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兄弟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及汶川、理县、松潘、黑水、金川等县,与茂汶县东北部相邻的绵阳专区北川县也有少数羌族。大约有八万五千多人。解放前,羌族虽已进入封建社会,但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却停留在原始宗教的延续阶段。这对于研究原始民族的宗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是研究民族学的重要材料。本文仅就解放前羌族原始宗教的产生及特点,提出一管之见。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种丧葬形式。就目前掌握的资料而言,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北,乃至陕西的汉中均有悬棺葬。这种悬棺的基本特点是“人死则以棺木盛之,置于千仞颠岩之上”。(见李京著《云南志略》卷六)古史所载,悬棺葬的地区,差不多都是少数民族活动之地;有的地方,至今仍是少数民族聚居点。像这样的葬式独特、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又很宽广,应值得史学工作者研究。本文仅就悬棺葬的族属及性质,谈点个人的管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