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正>游斌教授花费数年精力撰写的《圣书与圣民:古代以色列的历史记忆与族群建构》(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一书,是中国大陆学者有关《圣经》书写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就我的专业而论,他所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该文是《中古墓志胡汉问题研究》一书的序论。民族的概念、"王朝国家"及其二元制的建构、"胡人汉化"等问题,在中国民族史研究领域中不仅随时触碰、不可回避,而且对于准确把握历时中的具体事项的尺寸,甚为重要。作者就长年研究的实践进行提炼,以心得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这里的“胡人”是与汉族相对而言的,在唐代文献中一般泛指北方民族,尤其是西北诸族。唐代宫廷内外充任侍卫宿守或征战者,有不少来自胡人系统。我们在阅读史籍时,发现这种现象比较突出。倘若与前后其他传统的中原王朝比较,唐廷内外的胡人侍卫不啻为当时的特征之一,而且是胡汉交融的某种反映。本文仅以何文哲墓志铭为例,结合其他相关志铭和文献,就胡人侍卫征战诸事,重点谈谈胡汉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唐代和雇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认为唐代前期征役的不足及力役变化导致和雇普遍出现;后期社会形势的变迁促进了和雇的发展。而和雇关系对官业工匠产生冲击,导致官业机构职能及其垄断地位的丧失,私营手工业开始兴盛,并出现了世代承传、地域聚业甚至行会活动的现象,这都与和雇的发展具有直接关系。自然这种和雇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具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李鸿宾 《河北学刊》2005,25(3):77-79
李鸿宾从西晋江统的<徙戎论>的冷落命运谈到隋唐"天下一家"的格局,认为排斥文化认同的狭隘民族观念并不符合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大势.  相似文献   
7.
羁縻府州与唐朝朔方军的设立李鸿宾唐朝朔方军所处的关内道及其北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之地,特别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此来彼往、交争不断,构织了本地区以争雄角逐为特征的政治发展态势。朔方军的设立就是这种形势的产物。我们通过对朔方军的研讨,试图弄清这...  相似文献   
8.
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前期民族融合与发展 ,体现出唐朝前期的强盛局面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 ,地方分离与民族分化则成为另一种现象 ,并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立局面。其原因表现在多方面 ,但王朝集权的削弱 ,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二元制构造”的角度解释党项势力于唐末崛起的事项。作者认为,唐朝疆域和民族(族群)是由农耕地区、汉人为核心的内层与非农地区(牧业、半农半牧等)、非汉群体的外层结合而成的。当内层力量强于外层的时候,向心力聚增而形成一统性的王朝;反之,外层有可能脱离内层的控制而自行其事。安史之乱削弱了内层实力,致使外层势力上升。党项的崛起即源自于此,其发展之盛,即在吐蕃衰微之时。党项崛起之实质,是地方势力分立的表现。其族性之张扬则依随于此并在唐朝消亡以后才膨胀的。  相似文献   
10.
对<汉唐藩属体制研究>一书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