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民族地区的历史遗留、人文地理因素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诱发了民族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形成了民族分层。民族分层既可以使同一民族的相当一部分人口具有相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阶层意识,从而强化民族认同;又可以使不同民族人口难以广泛地在一个学校读书、一个单位工作、一个社区居住,导致生活领域的族际交往不畅。总之,民族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可能会为平等、自愿、自然而然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构筑一道社会藩篱。因此,消弭民族分层,是拆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藩篱并实现民族间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的前提和基础.以往相关研究厘清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意义和现状,阐述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困局的破解有所助益,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鉴于此,本文在评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社会学相关理论,提出了研究深化的三个进路:研究重心应该从强调硬件环境转向受教育主体理念和行动的研究;研究导向应转变为实践导向,注重学术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效性;研究视角从宏观分析转向微观机制研究,微观着手,放眼长远.最后,本文从社会治理的高度重新审视了民族教育的社会价值,提出了三个研究课题:基础教育何以引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成功转型;基础教育如何培育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基础教育何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资料,论述了一个回族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研究发现,该村落社会转型的动力是城市化和市场化;转型机制是职业分工、生产关系、权力等级分化等因素的合力作用;其社会政治结果便是总体型社区向分化型社区转型。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源泉与精神纽带。从这个意义上看,如何正确理解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消弭错误的文化观,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维度的支撑力量,是一个重大课题。文章基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实地调查,从交融汇聚、互鉴共享、共生互补三项机制阐释各民族文化何以互鉴融通。文章揭示出,正是在交往交流中,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逐渐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5.
民族问题嵌入在社会之中,社会问题是民族问题的源头和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的社会阶层结构从"两阶一层"分化为多个阶层,各民族内部及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开始凸显,不同阶层、民族、群体或个体的利益诉求表现出了异质性。凡此,都会影响西部地区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6.
民俗控制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社区整合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民风淳朴的传统回坊,民俗型塑着回族家庭角色的规范与结构。民俗控制是和谐回族社区构建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大规模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兰州市流动人口的民族构成、结构特征、生活、就业状况及其社会互动关系等内容进行了逐一描述、归纳,对目前出现的有关表象作出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保安族是人口较少民族,人口规模不大,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素质偏低、结构失衡等诸多因素,打破了人口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制约了民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力图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因素,探索人口与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分层与流动:回族女童教育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元月,笔者曾在宁夏同心县一个偏僻的山村——予望镇张家树村进行了“回族女童教育”的专题调查。在为期一周的调查过程中,笔者获得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也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近年来从未中断过联系。在近几年的追踪调查中,基本上了解了当地女童教育发展的新情况,通过综合分析,笔者在本文中以分层与流动的社会学视角建构了回族女童教育的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西部调查的抽样数据,采用社会地位获得模型,探究了转型期藏族人口的教育获得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藏族人口的教育获得是家庭常用语、家庭背景、城乡差别、性别差异等诸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