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由于其复杂的文化成因,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文学题材的丰富性;艺术蕴涵的苍凉美与人物形象的崇高美;文学色彩的民族性与独特的宗教性;文本内容的地域性与艺术形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青海当代回族文学在经历了 5 0多年的发展后 ,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品质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惑与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其内在深刻的文化成因 ,以及不同作家的不同经历、知识结构等因素而形成的。本文系统梳理了青海当代回族文学的发展进程 ,并从文化视角加以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3.
试论张承志回族题材作品的审美倾向及美学特征马有义自本世纪80年代始,回族作家张承志将自己文学的笔触探人到西北口族中,创作并发表了《西省暗杀考》、《辉煌的波马》、《残月》、《黄泥小屋》、《海骚》、《错开的花》、《金牧场》、《心灵史》等一系列小说作品以及...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由于作家复合型文化结构 ,植根于伊斯兰文化内核的创作本质 ,民间艺术文化的滋养与借鉴 ,中外文艺思潮的冲击与影响 ,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5.
民族审美心理对西部民族作家的审美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规范,制约着他们的审美理想。西部民族文学人物性格的演变、命运的沉浮以及价值取向均呈现出民族审美心理积淀的影响。在作品价值功能实现的欣赏环节,读者的接受也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审美烙印。  相似文献   
6.
一个地域的文学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相应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地理因素、思维与文化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建国五十年来,青海诗歌创作也正是由于其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和特殊的人文环境,加之五十年来曲折的社会政治发展历史,与其它区域诗歌创作相比,呈现出自己特殊的品味,有它自己独到的审美个性。本文试图从青海当代诗歌创作的民族性、宗教性、当代性、开放性、地域性出发,探讨青海当代诗歌创作的内在审美价值和青海当代诗歌发展的基本走向。1:民族性与宗教性。青海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在这块沃土上生活着汉、藏、回、蒙古、土、撒…  相似文献   
7.
西宁作为青海旅游中心枢纽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定位,合理布局,使西宁成为颇具特色的消夏避暑胜地。  相似文献   
8.
试论伊斯兰教对回族文学的影响马有义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文化现象,渗透到许多国家、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影响着诸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乃至思维方式。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有着特殊的作用。伊斯兰教一直就伴随着回回...  相似文献   
9.
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西距青海省会西宁市105公里,东邻甘肃省会兰州市红古区,故有"青海门户"之称,是省定的民族经济实验区。该县自1993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党政领导班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为动力,稳定解决温饱为目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使民和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在农村扶贫工作中逐步加大科技含量,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新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努力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新成果以及各项优惠政策,多轮驱动,滚动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面对大学写作课无论教者还是学者都产生了一些困惑:这门课的属性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它的实质,它的教学目的、目标是什么?笔者以为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理解与认识,就很难有针对性地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其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本文就上述问题,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