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受政治学制度研究传统的影响,中国宪法学曾经长期以制度研究为重心。这一研究取向目前正在经历着转型,即从宏观的政治制度到中观与微观的制度安排、从单向度的制度建构到制度与社会现实的双向互动等。作为学术研究的进行时态,这一研究取向仍然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包括保持学术体系的开放性、提供宪法解释学的新路径、关注基本权利的制度性保障、解决宪法典中的国家基本政策的制度化问题等。在宪法解释学的发展缺乏司法实践推动力的背景下,关注宪法中的制度安排、宪法权利的制度保障、宪法政策条款的制度化,显然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实践唯物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2.
宪政的实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宪政建设是在巨大的历史阴影下展开的。传统就像一支看不见的手 ,无情地消解着宪政在西方已有的实践价值。这使得宪政理论自传入中国就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撑 ,而基本上只具有形式的完美。这种理想与实现的矛盾 ,刺激了主体行为对法律的规避 ,因此进一步加强了宪政的表面化倾向。中国的宪政之路在于 :是在充分尊重本土文化基础上 ,吸收西方宪政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有用成果 ,并尽量寻找二者的亲合点 ,避免出现过度排斥 ,降低宪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中国的宪法实施和宪法理论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公民普遍的宪法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中国的宪法权威还远远没有树立起来。有必要从政治民主的维度、法治秩序的维度、公共生活的维度、个人权利的维度以及后代人利益的维度,分析宪法的基本价值这样一个时代话题,为中国最终走向"依宪治国",为公民宪法观念的养成以及中国宪法文化的形成提供理论的支撑。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具有宪法精神的公民才能成为推动宪法实施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4.
“伦理法”的是与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中国古代法的基本特征 ,人们的概括五花八门 ,然而“伦理法”的概括在近期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伦理法”的概括应予肯定 ,但现有的理论解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 ,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伦理法”的概括只有基于世界法律发展的整体背景 ,基于立法、执法、守法等法律运行的全过程 ,才可能达致理论的完满。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宪法学在谋求理论创新的过程中,采取站在更高层面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文化的视角是推动宪法发展的极为重要的理论方法论。宪法发展目标的设定、宪法精神的养成、宪法基础的生活化都提示人们要关注宪法发展的文化背景问题。从实证的角度看,"文化多元与宪政实现"并不是一个保守的命题,而是主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的认同度和支撑度的问题,这更有利于我们对当代中国宪政制度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