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主客图>以"法度一则"为标准,首次明确地从风格和传承的角度对众多中晚唐诗人进行了派别上的区分,具有区分风格流派、辨析渊源传承、品第诗人高下的意图,确立了唐诗流派理论之雏型.<诗人主客图>的产生标志着唐人风格流派意识的形成,同时也成为后世诗歌流派学说之滥觞.后世学者对<诗人主客图>在诗歌流派理论方面的首创之功多予以肯定,但对其取舍划分的标准多有批评,究其批评的实质,乃为历史的真实与后世文学史的总结、唐人对唐诗的认识与后人对唐诗的认识、<诗人主客图>作者张为与后代评论家对唐诗理解之间的差别.<诗人主客图>不仅是令人确认元白、姚贾等诗歌流派之风格及阵容的首要依据,而且对研究中晚唐诗歌流派之特征、传承及分布均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贾岛是中晚唐之交专攻五律而取得较大成就的诗人,他对五律形式方面的探索,在丰富五律表现力和创作技法的同时,也奠定了晚唐五律创作的基本模式并为众多诗人所师法,其中对仗技巧尤为后人所推重.贾岛五律的对仗特色主要表现为化僻为常、化顺为倒、化情为景、化骈为散、化工为宽、化巧为拙、化常为奇等几个方面,对于律诗由唐风向宋调的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姚贾与山水田园诗歌审美主题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歌的山水田园审美主题通常被认为是以陶、谢、王、孟、韦、柳等诗人为代表,但山水田园诗歌的表现传统却并未就此而停歇。在中晚唐之交,姚贾及其追随者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续写了山水田园诗歌的传统。宋以后,随着姚贾诗风的广泛流传和人们对有唐一代诗歌审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诗论家将姚贾二人视为以陶、谢、王、孟、韦、柳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歌审美主题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4.
投献行卷是有唐一代应举士子的普遍作风,献纳之作最能展现人物之性情。贾岛的献纳之作或直白、或曲折、或平静、或激愤、或急切、或抑郁,风格多变,内容丰富,其中既有对所投献权要功业的赞美、人品道德的歌颂及对其富贵雍容生活的企羡,也有对自身窘迫处境的描绘及理想与抱负的抒发,贾岛献纳之作除却用于表明心志、寻求扶持外,更多的则是直接或间接谋求进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宋代闺阁中女子的行为受到限制,平日深居闺阁绣楼,闺房之外的的庭院是她们所见和所及的精神家园与嬉戏之地.庭院里一般有花、木、果、蔬等植物,以及墙、径、井、秋千一类的建筑和设施.两宋是园林勃兴的时代,官家庭院竞相奢华,并富于高雅的园林情趣,女子所居的生活环境和赏玩之地也显现出浓郁的园林情调.闺阁情思与园林意趣交相辉映,在宋词中有大量的展现,而“庭院深深”则是宋代闺阁环境留给我们最直接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姚合诗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主要表现为雅正传统的继承、清丽诗风的发扬、质朴作风的实践、清幽闲远意境美的营造、峭拔体势的构建和谨严法度的遵循等方面 ,并在诗歌中表现得浓淡不一 ,这种审美追求直接促成了姚合诗歌独特艺术风貌的形成 ,并对晚唐五代诗人的审美心理及创作风格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而也奠定了姚合在唐诗史上自成一家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清代杜诗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有几对矛盾可以说贯穿了整个清代杜诗学史,如对集大成的追求与简明通达之间的辨证,繁琐考证与诗意阐释的此消彼涨,穿凿与反穿凿的矛盾等。清人对这些问题的处理,给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清人由于思想保守僵化导致的杜诗阐释的偏颇,也值得当代的杜诗研究者借鉴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震英 《学术论坛》2006,(1):163-167
贾岛诗歌的渊源深远而广泛。在现实生活中,贾岛具有浓厚的屈原、贾谊式的悲剧人生的忧愤色彩。在师法对象上,贾岛远法陶谢,近师老杜、王孟以及大历诗人,同时直接受韩孟、张王、姚合等同时代诗人不同程度的影响。贾岛“转益多师”的师法原则与“取法乎上”的师法取向最终使其诗歌别具一格,同时也确立了其在诗坛自成一家、承前启后的宗匠地位。  相似文献   
9.
张震英 《学术论坛》2012,35(3):41-45
"姚贾优劣"是宋末元初诗论家方回提起的一桩学案,方回从师法传承入手,提出"姚合学贾岛为诗"的观点,并进而抛出"贾岛别开一派,姚合继之""姚合、李洞、方干而下,贾岛之派也"等观点,以达到证实"姚少监诗不及浪仙"的目的。方回制造此公案的动机在于维护江西诗派的正宗地位,通过从总体上诋毁姚贾而达到从根本上贬斥四灵、江湖诗人的目的。与此同时,方回还炮制出学习唐诗由姚合入手至于贾岛进而达于杜甫境界的所谓门径,从宗法传承上自抬身价贬抑他人,变相地对江湖诗人进行诋毁。对于方回的以上论断,后世论诗者轻信并延袭者甚多,造成了诗史中的许多迷雾。纪昀对方回的动机及做法曾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出了方回"是门户之见,非是非之公也"诸多问题。古今学者对"姚贾优劣"虽然看法各异,但我们若要探究姚贾二人在诗史中真实的影响和地位,就需要对此进行实事求是的剖析,而不能轻易受这类由偏见生发出来的理论的困扰与误导。  相似文献   
10.
贾岛虽出身释子,但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儒家思想却贯穿其一生.贾岛的一生充满了烈火与严冰的煎熬,既是执著奋斗的一生,又是愁肠郁结的一生.贾岛的用世之心不仅表现在其或壮怀或激愤或忧郁或冷僻的诗篇之中,也表现在对所追求和热爱的事业所采取的执著甚至刻意的人生态度之上,贾岛的用世之心也成为其人生或悲或喜、诗歌或隐或显以及后人对其或抑或扬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