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托尔斯泰从1877年开始研读《道德经》,到1909年11月止,历时30多年.他曾说老子的学说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事实也是如此,以爱感优先论重构人的世界观的思想就是一个方面的证明.托尔斯泰和老子的以爱感优先论重构人的世界观的思想是基于这样的路径:爱是人之本性,是人的内在价值并拥有优先法则,是人的共同体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渐进-逆溯法,追溯至人类初期,首先探寻文化区分与社会区分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同源何在;然后以文化区分与社会区分同源于价值观的观点渐进分析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等级之分和撞击原因。本文注重将问题放到源头:人类初期的文化产生之初、社会形成之初以及大众文化形成之初,从文化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研读<道德经>30多年,进行了相关的翻译和著述.他认为,老子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确实,他的宗教生命体验受<道德经>的影响很大,他把老子的生命宇宙观融入自己的人的生命秩序和谐性体验之中.他认为,只有当肉体、肉体生命、灵魂生命三者在秩序中和谐展开,人才会拥有真正生命.在此,就肉体、肉体生命、灵魂生命的位格在托尔斯泰生命秩序中拥有的位置,对托尔斯泰的生命秩序和谐性是建构人的真正生命的必要条件的思想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超越文化这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文化批评领域被忽视或被粗暴地排斥在批评的视野之外.论文从文化的延伸迁移、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整合和大众文化转化经典艺术范型等三个方面探讨大众文化的超越文化特征;同时,对大众文化超越文化在批评中被排斥的现象作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年轻时代起,托尔斯泰就在探求人真正自由生存的意蕴,寻找获得人真正自由生存的良方和解决人真正自由生存与客体化世界秩序之间矛盾的办法。但这些问题,一直到他体认和接受了老子的"‘道’的自由"思想,并将之糅合于基督学说的自由说,形成自己的自由观时,才得以解决。托尔斯泰把老子的"‘道’的自由"看作是人的自由的一种范型,唯一正确的范型,也是客体化世界秩序的范式,唯一可取的范式。他们的自由思想在世界客体化和人客体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人的自由丧失是消极客体化世界秩序奴役的结果、获得真正自由与消弭消极客体化世界秩序三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6.
李渔的短篇小说故事新鲜奇特,语言清新自然.涉笔成趣,而更为突出的是小说的结构给人以强烈的空间感,作者以强烈的空间意识来处理小说人物的行动、事件的发生、情节的发展、矛盾的冲突,在剪取生活流程、组合空间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方法,他的空间定位处事、空间流程处理、空间对映处理更具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阶级意识形态宰制论视野三种投射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阶级意识形态宰制论是文化宰制论中历时最长、声音最响的一种论调.我们对在这一视野下的三种视角投射作比较性梳理;并从国际社会制度对立和阶级对立趋向边缘的角度反思当下的大众文化;同时提出重建大众文化批评理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人与上帝藉以沟通的唯一途径就是道",这是托尔斯泰30多年研读《道德经》、探索基督学说和人生意义的重要见解。他站在现实性理性人的立场,在深入批判基督教文化的同时,将传统的上帝存在的证明问题转换成如何言说与上帝之在交会问题。从逻辑的内在关系出发,他将基督学说中的"上帝"人格化之在转化为"道"性之在;上界天转化为人的内在的天;天国理想转化为现世实在。通过这"三个转化"使"老子学说的精髓"与基督学说融合,使"上帝"在"道"的途中与人交会的言说和看似不可逾越的两种文化的跨越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研究老子30多年,深得老子学说之精髓,将老子的深生态意识自然观融入自己的深生态意识自然观之中。遗憾的是,他们的这一思想少被人们重视;其深生态意识自然观的特质,即人自然化、观念德化和社会原始农业化等思想;是一种新的生存规范,对人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确定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与自然的关系,都有着极大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叙事中存在着间接虚构叙事现象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就这一叙事现象的特征、概念的界定、产生的效果以及对虚构文本叙事的影响作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