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浙江的文学有着悠久的现实主义传统,鲁迅、茅盾等都是屡屡称引的一代宗师。同样,新时期的浙江文学也常把反映现实生活奉为圭臬。近年来,在浙江的文学评论界中,又回荡着“浙江乡土小说”、“吴越文化小说”、“吴越风情小说”、“吴越文学”的呼唤呐喊,虽然彼此在称谓上有所差异,然而其主旨和指导思想是极为相近的,一言以蔽之,即大力倡导文学的地域特色和乡土风味。综观这几年的短篇小说,依然洋溢着现实生活的情趣,散发着浓郁的“吴越”气息,闪烁着强烈的地域色彩。无论是表现吴越一方农村独特的“乡土小说”,还是充溢着南方都市风情的“杭味小说”,以及介乎其间的有关小镇生活的作品,都显示了作家们力图凸现文学的地域特色和强化作品的文化内涵的意愿。在此,本文作一扼要的评议。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中艰难跋涉──1994年浙江短篇小说概述陈建新,金永平一所谓现代化,是精神现象或心理状态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共同转型。当旧的道德、信仰、习俗等等受到冲击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就会失衡,更有甚者,旧时代的一些精神糟粕会沉渣泛起,填补精神世界失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着“文化热”的掀起,区域文化亦备受青睐,尤其是与“楚文化”、“巴蜀文化”交相辉映、相提并论的“吴越文化”更为引入注目。“吴越文化”自从本世纪三十年代由历史学家卫聚贤首倡,经半个多世纪的步履瞒跚,有关的论文不可谓少,然缺憾的是,尚无一本较为系统而完备地研究吴越文化的专著。最近,浙江省社科院董楚平先生的《吴越文化新探》(以下简称《新探》,1988年10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率先填补了这一空白。笔者近水楼台,在该书付梓印行之际,有幸拜读了三校样书,获益匪浅,在此略作评介,如有不当之处,敬祈教正。  相似文献   
4.
所谓精神,属意识范畴,与形体和物质相对而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一个民族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自有其内在的、独到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个民族的脊梁,正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那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所以,我们探求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就是考察这个群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凝聚而成的民族信仰、意识、心理机制以及性格特质,涵摄这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以此来发扬光大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使其以崭新的姿态巍然矗立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5.
艾布拉姆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文论家,国内学界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对其著作进行了译介,他的批评理论尤其是文艺理论“四要素”——“宇宙”、“受众”、“作品”、“艺术家”——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遗憾的是,陈晓明先生在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美国解构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分析》一文,对艾氏的身份定位、批评理论等关键性论述,还存在着不少可商榷的地方.因此,厘清艾氏的“身份”定位以及其批评理论之旨趣等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不仅能够加深对艾氏批评理论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界进一步开展艾氏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庄子今注今译》注释商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一版(1983.5)而再版(1985.9),印数达35200册,流布甚广。纵观全书,我以为,具有这样的特色:首先,广征博稽,资料周全而翔实,仅书后所列的参考书目就达65种,上起魏晋的注疏,逮至当代学者的专著,还有散见在注中的论文。陈先生不仅苦心孤谐地遴选以往注庄典籍中的精华,而且还能撷取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其次,融铸众说,荟萃群注,言简而意赅。《庄子》历来注家众多,陈先生不是单单胪列众说,而是能辨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参以己见,颇多真知灼见。再次,译文语句精炼,琅琅  相似文献   
7.
自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异常繁荣茂盛的景象,浙江也不例外,据我初步估算,从1979年至1987年间,计有长篇小说24部左右,中篇小说至少达174部,而短篇小说则更是不胜枚举。其题材,起初不外乎反映改革、表现伤痕之类,而叶林、徐孝鱼《没有门牌的小院》(《清明》1982年第1期)的发表,则是致力于写小人物和江南市井俚卷风情的开端,也是新时期以来的浙江小说作者,继承鲁迅、鲁彦、许钦文等乡土作家的传统,立足于  相似文献   
8.
干将、莫邪(亦作“莫耶”、“镆邪”、“镆釾”、“镆铘”、“镆鎁”)之名,屡见于载籍,一般都认为是人名,为夫妇。如“干将,吴善冶者姓”(东汉应劭语),“干将、莫邪,当时铸剑者夫妇之名”(《正字通》),“干将善铸剑,故后以为氏”(《路史》),“干将善铸剑,故以干将得名”(《万姓统谱》),“干将是吴国造剑造戈的名手”等等。简言之,凡提及干将、莫邪,多数论者莫不以“著名的铸剑师”视之。然而,笔者以为,其实并非如此。清人章学诚曾认为:“干将、莫邪、属镂之剑,吴鸿、扈稽之钩,传记所载一时人物,亦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吴越民族能歌善舞。“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河图玉版》)。远古时代,歌舞总是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因而,在许多典籍中还保留着“吴吟”、“吴歈”(《说文》:歌也)、“越吟”、“越歌”之类的说法。可见,在古吴越地区自有其独到的诗歌谣谚,笔者拟就散见在部分文献中有关句吴於越的歌谣作些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艾布拉姆斯的著作开始传入中国,其艺术理论“四要素”框架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艾氏学术著作不断地译介,其批评理论也逐渐为学界所了解。因此,对艾布拉姆斯在国内近三十年的传播与接受进行关照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利于推进国内学者对艾氏展开研究,而且对国内文艺理论的建设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