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晚期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新自由主义以启蒙的继承者自居,对启蒙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表达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赞美,并从普遍主义出发主张西方社会的现在预示了所有非西方社会的未来。”而“后现代主义则以启蒙的批判者自居,现代化的社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或者呈现出一片‘白色恐怖’(利奥塔),或者简直就像一座‘大监狱’(福柯)。”哈贝马斯的观点既不同意新自由主义对现代性的那种乐观和肯定的态度,又不同意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那种悲观和否定的态度。他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竞的事业”。或者说,他的思想始终是在对启蒙的热情赞美和严词谴责之间寻找一个稳固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理性化是人性化的基础,人性化是理性化的目的。从发展的视角看,理性化的程度越高,人性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二者紧密相连而不能割裂。理性主义的错误在于突出强调理性化而显现了它的片面性,也因此,导致了非理性的崛起和非理性主义对人性化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非理性主义哲学历史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不等于非理性主义。非理性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而非理性主义只是在19世纪中叶才凸显。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出现,既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回应和反思,又是对新时代的呼唤和预言,同时它也改变了西方哲学以理性为中心的单一发展模式,开创了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正确认识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历史演进有助于我们很好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哲学,只是在现代才凸现了非理性主义哲学.这说明,理性与非理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不是线形平行发展的.其原因是复杂的,但至少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与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及生存环境密切相连的.  相似文献   
5.
神话是人类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有许多异同之处 ,中国古代神话零散、不系统 ,自然神话相对匮乏 ,人文神话极为丰富 ,多半人半兽的神 ,女性神地位重要 ,体现出家族式多元制的特点 ,崇尚集体主义、牺牲精神和道德力量 ;古希腊神话完整、系统 ,自然神话与人文神话并重 ,神人同形同性 ,男性神统治一切 ,是家庭式一元制的 ,倡导个性原则、享乐主义和命运观念。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自然发展的科学结果,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马克思的晚期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虽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但站在今天的立场上重新予以审视,仍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性化是近代社会的主要特征,而在现代社会人性化是其主要特征,即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非日常生活,都体现着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化,都体现着人的个体性和感性化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在现代西方哲学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也有助于我们在新的话语语境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与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学说的理解也一直存在着"科学"与"人学"之争,其焦点是: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人本观念还是科学理念,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与真谛?本文试从历史趋势的观点来阐释这一场由来已久的"科学"与"人学"之争。  相似文献   
10.
倡导教师应从"园丁"向"放牧手"角色转变,即从"修剪枝丫"向"自由放牧"的角色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无原则、无规范的自由,理性化的基础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理性化、规范化、秩序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成为一个有个性、有能力、符合时代精神和要求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