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孔丛子》是继《论语》之后儒学的一部重要文献。该书自宋代以来,学家根据书中有关记事内容,对该书的作者、成书时代持否定态度,进而怀疑其为伪书,因此《孔丛子》的价值得不到重视。尤其近代以来,一些史学家从考史角度出发,对其中的一些记言记事等进行质疑,故《孔丛子》伪书之说,几成定论。文章在梳理其成书年代的基础上,以诸家"伪书"说为对象,分别从其立论角度、立论根据、考证方法、古人撰述习惯及文献流传特点等几方面进行辨析,论证《孔丛子》不为伪书,此书历代流传,经久不没,实乃为一部思想内容丰富,且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传世文献。  相似文献   
2.
汉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汉字之所以不容易被外国学生所掌握,主要是因为它字形复杂,笔画繁多。以"六书"理论中象形、会意、指示、形声四种造字法作为理论依据,结合目前汉字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六书"理论应用于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的必要性,同时总结了该理论应用时的几个难点及应对方式,使得对外汉字教学能够有效利用"六书"理论,使外国留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清楚识字,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汉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真正达到汉字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体牺牲是将活人杀死向神灵献礼的一种祭祀方式,在早期社会,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祭祀习俗,是自然崇拜阶段的一种模拟巫术行为。从卜辞中可以看到,在殷商时期,存在大量的人祭现象。至春秋时期,某些诸侯国还有人祭现象的残余。作为民间的习俗,一直到北魏时,文献中尚有记载。在近代社会,某些少数民族中仍有个别人祭的残余。人体牺牲的观念在古老民族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愈是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地区,这种风俗的残余也就愈明显。  相似文献   
4.
张明  傅亚庶 《兰州学刊》2011,(10):134-137
范阳祖氏地望在遒地,这从文献记载上可以得到证实。已有的观点认为祖氏是商祖已之后,有的研究者据此认为祖氏来源于"子"姓,有的研究者认为祖氏来源于次第。我们通过考察,认为祖氏来源于遒人,是遒人中的一支,在遒人中专门负责祖祭,为出行之人祈福禳灾,由于长期从事祖祭,故别而为祖氏,其最初概来源于黄帝二十五子中的"酉"姓。  相似文献   
5.
《孔丛子》成书于魏晋时期,作为孔氏家传文献,该书在叙事说理中,引用了大量的先秦两汉时期的文献材料,涉及到《尚书》、《诗经》、《墨子》、《春秋经传》、《吕氏春秋》等传世文献,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失传的历史文献及相关材料,对于补正上述文献流传中的讹误及佐证、纠正时人的某些研究结论,以及儒学思想史的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社会的宗庙是为祭祀祖先神而建立,宗庙是贵族特权的一种象征。宗庙祭祖的礼仪十分复杂,其中重要的内容有用酒与用牲两项。请神灌献要用酒,献尸祭神要用酒与肉。在祭神之前,要做相当复杂的准备工作,具体的祭神过程,是通过九献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三曹文集》中,"舟"、"船"、"航"、"艨冲"、"舳舻"等五个词在"水上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内有同义关系。从使用频率和搭配能力方面考察,"舟"、"船"二词为基本范畴词。这两个词存在历史替换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价值取向,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外部世界的基本理解而产生的意义判定原则,即对"善"与"恶"的甄别原则.<左传>辞令中体现出的是一种惩恶扬善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表现出一种重礼、重信、重德的立场,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这一价值取向有着多方面的来源,包括文化上与哲学上的来源,思维上的特点,另外还有社会的需求.惩恶扬善的价值取向对后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整部《左传》中,女性的声音寥寥无几,叙事和人物的语言一直是以男性的视角展开的。女性话语的方式多以劝谏、议论、申诉等形式来展开,通过对国君产生影响,从而起到干预政治的作用。女性有限的主动性是封建等级制和宗法制的必然产物,《左传》所处的社会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意识统治的时代,对女性的占有是男性权力和财产的象征,而女性只能是处于从属的边缘化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左传》中的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在《左传》中的委婉语 ,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辞令现象 ,它反映出来的是古代思想同语言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与当时社会观念中的礼、德、道、仁、义、忠、孝等有着直接联系。委婉语的使用 ,除了反映出个人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之外 ,它也是当时社会交际所必需。在特定环境中 ,委婉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就语言研究来说 ,委婉语也成为研究当时口语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