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高等教育合并办学可以使各种人员的才能、知识和努力奋斗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 ,有限的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充分利用。论述了自合并办学以来太原理工大学所取得的多元效应及需引起重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实践历经20年的发展,以其特有的方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较好地解决了知与行统一的问题。重新审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大力开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论语文教学中的诗境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本体构成的新视角切入,多层次地论述了语文教学中的诗境解读问题:一是探究诗境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把握诗境内部的营构系统和方式;二是剖析“天地自然之象”、“心灵营构之象”的融合与统一,揭示诗境创构的形象性特征和规律;三是透视诗境营造的虚化性特征,把它作为一种“吁情结构”,领悟其不可描述的空灵美和不可确定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4.
史洁 《人才瞭望》2015,(4):21-2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的出现及应用,人力资源成为第一大资源,人力资源在社会资源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笔者立足于政府人力资源行政能力的提高和行政效率的改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分析了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创新理论源于西方工业革命,解释并指引了最近几十年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国也正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型,面临新的发展和挑战.金融行业作为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也必然要面对各种创新发展的压力以及潜在的由创新失败导致的巨大成本.以P2P行业兴衰为例,分析金融创新的两面性,在承认创新重要性的同时,强调金融监管对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有效创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是把语文教材作为特定的文化存在形态,对其本体进行文化的营构与编制,即对语文教材进行文化设定,赋予它一种文化主体地位,使其具有文化的特质与品格。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理念,即打破把语文教材只作为社会文化传承工具的逻辑、机制与旨趣,使语文教材成为一种文化的、培育的、开放的文本建构。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就是摒弃知识型教材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化教材的知识结构形态为主体的生命活动形态,强调教材服务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功能。语文教材的人本化、生活化与活动化等文化建构模型,是语文教材文化建构新理念的必然所指,无疑有助于推进语文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社会实践等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明确的任务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能有效避免语言学习的形式化,切实增强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电子制造企业跨国并购供应链重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0以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日益提高,尤其是电子制造企业。Ak2002年开始,京东方电子、TCL、联想、冠捷科技纷纷加入跨国并购行列。在一次次轰动效应之后,我们发觉光环之后隐藏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和困难。对于中国电子制造企业来说,缺乏最有附加值的环节——品牌。因此,只有通过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才能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对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审美解读与体验、审美分析与把握,是与认知性解读、单一性筛选信息的解读不同的一种“审美透视”.这种通过对文本审美世界的感悟来完成的精神体验活动,生成了审美主体对往返流淌于文本和自我之间的情感生命运动的内心领会.审美透视的过程又是解读主体参与文本审美创造的过程,通过双方的对话,达到了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与彼此接纳.而陶冶性是审美透视的最佳境界,随着对于美的感受、观赏、体味、创造和享受,实现了对审美主体心灵的感染与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