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然而展望“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考验:一方面面临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强、全球生产组织方式剧烈变化、全球投资和贸易规则酝酿新变化、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降低等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面临经济增长换挡、产业转型压力紧迫、人口问题突出、产能过剩严重、资源环境压力大等国内环境。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十三五”时期中国多数原有的增长点将出现动力不足,但是也要看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正孕育着一些新的增长点,关键是在发展战略、思路和具体的政策等方面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2.
入世10年中国经济发展回顾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原因。认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有效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促进了中国的要素成本等比较优势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紧密结合,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入世前后中国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释放了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针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促进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存在。但是,也必须看到中国已经是一个开放度很高,与世界经济紧密联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取决于国内的因素,也取决于国际环境。未来10年,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相比过去10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更加不确定。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演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全国普遍性,即东、中、西部地区都存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同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呈现“X”走势,即:1978~1985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1986~1991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992~1998年城乡差距缩减;1999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重新加强。而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是进行农村制度创新和避免形成新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相似文献   
4.
"公司+农户"型农业生产组织运行中的悖论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农业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论证了“公司 农户”型农业生产模式虽可以降低农户使用专用性农业生产技术的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农业生产中的利润却被农商公司获取,农户无法实现增收目标,存在运行中的悖论。化解这一悖论的关键是政府介入农业保险和引导农户建立具有农业行业协会性质的合作社,有效降低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区差距的历史考察与演变新趋势:1952~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了中国地区差距的演变情况,并从区域和产业两个角度对地区差距形成进行了结构分解。研究显示:1952年以来中国地区差距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2003年后地区差距呈现较为显著的缩小趋势;从地区差距形成的区域构成来看,地带间差距在1990年后成为中国地区差距的主要贡献者,尽管2003年后贡献率呈下降趋势,但是目前贡献率仍在60%以上;从地区差距形成的产业构成来看,第二产业长期是地区差距形成的主要贡献者,但其贡献率在改革开放后持续下降,2007年后第三产业已上升为地区差距形成的主要贡献者。同时,本文也基于中国地区差距演变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综合推动的结果.科学把握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城市化发展历史过程及城市化研究进展可以得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因素既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要素流动,也包括由集聚效应产生的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带来的支撑条件改变和制度及政府行为产生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推动城市化的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化质量,是当前中国城市化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中国城市化正处于由中前期向中后期转变的关键时期,促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科学认识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厘清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非凡成就,但地区差距显著.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探索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新趋势.利用泰勒指数与基尼系数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的历史轨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形成结构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1)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总体上以1990年为时间拐点,呈现"U"型变化,但是2003年后又呈现缩小趋势.(2)东中西部地带之间的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后已经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贡献者.(3)第二产业的地区差距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地区差距形成主要因素.贡献率维持在50%以上,但其贡献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地区差距正演变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8.
驱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计量检验分析(1980~20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文章通过运用OLS分析、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关系分析,对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各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分析,得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其中国内投资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长率上升0.123 7个百分点;国内消费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增长率提高0.998个百分点,但是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本文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的计算,得出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还是资本驱动型的结论。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继续长期稳定的增长,必须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资本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28个制造业产业1996—2006年的面板数据,分短期和长期分析了制造业企业市场进入决定机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增长、产业市场规模与制造业企业市场进入正相关;行业资本规模对市场进入短期内具有负面效应,但是长期内壁垒性作用降低;行政性制度壁垒仍是阻碍企业有效市场进入的重要因素。从产业利润率对企业市场进入的影响来看,短期内中国企业市场进入具有替代进入特征,而长期内中国企业市场进入具有纠错进入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