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的废除,使农村文化体系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士绅逐渐退出农村社会,农村传统文化生态环境随之失衡,给农村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新学教育.然而,这种靠政府强力推行的新教育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却举步维艰,与传统的私垫教育相比处于弱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届政府普遍漠视乡村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从文化竞争的角度解析这些原因,对正确认识乡村社会的教育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新学教育,然而这种靠政府强力推行的新教育在乡村社会发展却举步维艰,与传统的私塾教育相比处于弱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新教育不为广大乡民所接受,乡民抵制新学是一个重要原因。从文化竞争的角度剖析这些原因,无疑对我们正确认识乡村社会的教育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农村经济走向全面衰落。学术界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诸如国内外资本主义的冲击、国内封建半封建的剥削、自然灾害连年频发和兵患匪患严重等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而对学制转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副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清政府对学制的改革造成了农村人才流失、文化断层、金融枯竭等一系列现象,阻断了近代农村的现代化,加速农村走向了全面衰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中国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兴办新式学堂教育。新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大批乡村知识青年在毕业后滞留城市,脱离农村。从教育这方面来分析,主要是由于新式学堂集中于城市,新教育学费昂贵,教育内容发生了改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李贽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个重民主义者。在二十多年的从政生涯中,李贽看透了明末官场上上下下的种种腐败,对封建专制统治充满了怨恨,并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揭批;相反。对广大穷苦人民却表现了莫大的同情和关心,他全面、系统且富有特色的重民思想,主要体现在主张伸张人性、倡言人人平等、相信民心可用、重视商人地位以及悯民、安民、教民、养民等方面,这些思想对今天正在进行的“以人为本”教育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