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庄哲学本意并非论艺术技巧,而是论"道"。"道"是他们为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自由而找到的一种实现精神自由的方式。先秦学术文、史、哲不分,老庄的艺术技巧理论就融汇于其道学思想,其本体是其哲学范畴之"道"向艺术层面的演化。老庄没有直接论艺术技巧,但其道学处处展示着如何实现自由的技巧和方法,对文艺创作技巧产生直接影响,甚至相通。"道"之"无"的特性揭示了艺术技巧的本质与表现形态;通过无目的而达到目的技术创造论阐发了艺术创作主体理论,触及了艺术技巧的实质;"道"的社会实践性理论阐发了艺术技巧的社会实践基础,并论述了背道的艺术技巧反面存在。因此老庄的"道"技论也就演变成了艺术技巧论。  相似文献   
2.
无论中西,美育历史悠久,作用突出。但在中国当代,美育发展十分曲折。究其原因,对美育本质理解的模糊和苍白是其关键因素。美育不是教育的附属,也非美学的附属,也不是美学理论在教育中的简单运用,它是涉及面很广的一门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3.
道家美育思想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作为中国的美育流派之一,建立了以“自然”为核心,以“反观内省”为手段,以颐养生命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但它一直作为美育潜流存在,学术界对此关注甚少。本文试从人格美的评价标准、塑造人的美的措施和途径三个方面对道家美育思想进行现代阐释,以期给予现代美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与技术的许多相关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社会实践是技术与美相同一的客观基础,对技术与美的本质等方方面面问题的回答也都首先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分析.技术与美有相同的目的,人的各种需求是其共同归宿.文化可以理解为美与技术的融合,这种融合也是二者同一性的表现形式.技术与美的同一性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实现必然与市场相关,市场是技术与美的最现实的结合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学术史上,道家老庄最早建立了以“道”为核心和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老庄在哲学问题的阐释中又触及到了关的本质、关感、关的创造等多方面问题。他们以“道”为哲学基础,以“道法自然”为依据,由此及彼,推物及人,围绕自然、社会、人类活动三大方面阐述了他们的关学思想。老庄的关学思想是其哲学之道的延伸,蕴藏在哲学体系中,以互为联系、互为交织的形态呈现,但具有着潜在的逻辑体系性。老庄关学思想潜在体系的研究对人们认识关、感受关、创造关及中国现代关学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庄子学说本意不在论审美欣赏,而更多的是政治哲学,但其包含的智慧是丰富而普遍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对艺术美、自然美的欣赏理论和思想。庄子认为,审美欣赏的本体源于“道”,审美欣赏的主体是体道者,审美欣赏的本质是体道之人对“道”之美的世界自然之情的投注,与“道”之美的境界相融与契合,因而庄子对审美欣赏特点的描述和分析具有独特性。庄子关于审美欣赏的理论是“道”之哲学向美学的生发和演化。这种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美、提升生命的质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美与空白     
艺术美的显形形态多种多样 ,空白是其中的一种 ,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往往就存在于此。关于这个问题古今都有理论阐述 ,艺术实践上也已得到证明 ,所以艺术美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就在于空白的创造  相似文献   
8.
技术审美价值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从审美价值、价值论、历史分析、现实解释等方面可以给出技术审美价值的定义。技术审美价值的形成是复杂的过程。自然与社会的信息过程,人类的社会实践,技术美的存在,真与善的因素和过程形成了技术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美与过程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竞争的日益激烈,把人类带入了一个空前重功利的时代。量化考核、硬性标准、指标评价使现实社会物质品质下降,艺术品格下滑,平常之心失衡。这是重结果轻过程的所导致的。其其实美在过程。思格斯早就提出了“过程论”,推及到艺术,艺术活动也是一个过程。有过程才有美的存在,过程催生创造艺术美的灵感和内容,过程也满足现人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10.
庄子哲学传达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它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宇宙的深刻反思,对自然生命和人生价值的深切关怀,对自由的深情向往和追求。而他的生命意识又浸润着浓厚的悲剧美学意蕴,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蕴含他对自愉自适的审美境界的崇尚。庄子把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生命价值的关注由哲学层面提升到美学层面,无疑对现实人生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