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1.
潜意识理论不仅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的基础和核心,而且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石,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是个体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弗洛伊德对潜意识进行考察与探索,得知人的本质主要是无意识的和非理性的潜意识。文章着重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即潜意识与人的精神的关系、潜意识与人的行为的联系、潜意识与性欲人的关联、潜意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其潜意识理论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于演绎推理能否获取新的知识,在逻辑界意见不一致。大多数学者认为演绎推理不可获取新的知识,原因在于演绎推理的前提已经蕴涵其结论。但是从辨证发展的角度来看,演绎推理的前提未必体现出其结论,即结论相对于前提而言可以是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的一切哲学思想都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虽然在封建教会的严格控制和监管之下,但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正统派和非正统派的斗争,即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战,其论战的实质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斗争的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中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观念体系具有虚假性。这种虚假性主要体现于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从认识论上来说,倡导"观念支配世界";从价值论上来说,表面上代表社会公共利益而具有社会公共性;从方法论上来说,论证它所维护社会的永恒性。意识形态虚假性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是:意识形态认识论和价值论上的虚假性,最终服务于方法论上的虚假性,即意识形态论证它所维护社会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使用和把握“意识形态”概念。其一是指意识形态的现实的具体形式——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就是指“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这里的“意识形态”是指抽象的、思辨的、虚假的思想体系;其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也就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系。探析意识形态概念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