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傅安国  岳童  侯光辉 《民族学刊》2022,13(9):108-118, 164
个体内生动力归根到底是人格动力的议题。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接续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使民族地区人口自身具备持续向上提升的内生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需要和认知两个视角来厘清西方的动机理论,发现其深具西欧与北美白人社会的文化价值与色彩,这些理论与中华民族地区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接口悖论”。故而民族地区扶贫与振兴语境下的“内生动力”,有别于西方心理学语境中自我决定理论所指的“内在动机”,它是一个中国化的心理学概念。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若要为民族地区脱贫与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心理学理论,采用行动研究来构建民族性或地方性知识不失为一条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
黄希庭教授认为中国的心理学研究,不仅应对学科的理论建设有所贡献,还应当对社会有所回馈,即让心理学走向大众,进入家庭、社区、学校、机关、军营、企业等各个领域,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中人的心理健康的建设中来。黄希庭教授始终坚信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因此十分重视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吸取养分,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个性化成才教育"实践。黄希庭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历经多年探索创立的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理论,对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在心理学应用领域,黄希庭教授对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社区心理学的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倡到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寻找研究的课题和灵感,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写进社区千家万户群众的心坎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