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蔡方鹿教授的大作《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于2011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册,共135万字,入选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蔡教授的研究有三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观音应验传说、孝道理论与美德故事、佛教淫祀化的考察,论证民间信仰之“双翼结构”同样适用于解释制度宗教的世俗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科学的研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也曾经深受二者的影响,但马克思思想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我们揭示了科学的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5.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民本政治哲学从先秦开始发端,经过先秦、两汉、唐宋、明清等各阶段的发展,最终成为以“新民本”思想为代表的政治哲学,是有其逻辑必然性的。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历史上,演变为祠神的巫觋为数不少,妈祖和陈靖姑是其中著名者。由巫至神之路,也是信民造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灵验传说和美德故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灵验传说的主要特点有:满足信众需要、神明功能多样、实现本土化。美德故事的特点则是攀附制度化宗教(包括佛教和道教)和用儒家传统伦理塑造神明形象。从信民编排的美德故事中,可以看出祠神信仰的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7.
以番薯这一农作物为例,依据福建地方史料的相关文献记载,初步考察了福建经济作物的引进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民间信奉的神祇中,有相当数量是外来的制度化宗教的神祇。这些神祇随移民入闽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本地化(亦称在地化)。通过考察道教神祇王天君(王灵官)在闽地传说的变异和功能的拓展,论证神祇本地化的重要表现,是信民为神祇编造其与闽地、闽人相关的传说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中和思维源远流长,中国历代统治者将其运用于军事管理,形成一种独特的军队管理思维方式。它有着“中”、“和”、“变”的丰富内涵,在军队管理实践中能演化出多种具体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纾的笔记集《畏庐琐记》,反映了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社会百态。文章以《畏庐琐记》所载之旗人东岳崇拜和士子祈神等民间信仰现象为例,利用方志、笔记等地方文献,分析民间信仰的世俗化特点,指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特定人群有自身的崇拜对象和信仰行为;另一方面,当面临人生的不确定因素时,民众会“随俗”走进祠庙,焚香祈祷。与向什么神祗祈祷相比,此时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顺利实现心中的愿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