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探讨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对于释放居民购买力,促进消费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更加系统地研究了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经济发展,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负向和正向作用均会被强化,并且少儿抚养比的负向作用要大于老年抚养比的正向作用;(2)受教育水平、性别比和家庭规模小型化会增加居民储蓄率,城镇化会抑制居民储蓄率的提高;(3)老年抚养比、性别比、家庭规模、受教育水平和城镇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通过加入控制变量和转换计量方法,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均未发生改变,模型稳健性较好.基于结果,本文提出了私人养育成本社会化、建立动态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城镇化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鸿沟、持续提升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无锡市2002~2004年孕产妇回顾性调查"数据,尝试使用三层贝努里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出生人口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包括个人、家庭经济类型和区域环境三层模型,将影响无锡市出生人口质量的各层因素纳入三层贝努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该模型数据的分层效应的确会对该市产妇生育结局产生显著影响;个人、家庭经济类型和社区区域环境的三层分层架构可以解释产妇生育结局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三层模型构架下,无锡市产妇出现出生人口质量问题的整体风险概率在(1.658134%,15.4497524%)间浮动;出生人口质量主要受家族遗传因素、污染源及危险因素接触和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国家计生委把工作重点放在中西部人口大省和贫困地区,将工作重心向中西部倾斜的部署,响应中央提出的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的要求,中国人口学会、陕西省计生委、陕西省人口学会于1996—09—05~09在陕西省汉中市联合召开了“中国欠发达地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的筹备和召开得到了国务委员、国家计生委主任彭珮云同志的极大关注。1995—11,彭主任亲赴汉中视察工作,开展调研,充分肯定了汉中经验,并对会议筹备中专家、学者的调研活动作了重要指示。1996—04,来自全国几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3位人口专家学者在汉中市的10个区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与汉中市的领导和有关部门一起为会议的召开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地处陕西省南部秦巴山区的汉中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自70年代初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由于卓有成效地工作,从1976年起,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稳定在10‰以下,近几年来人口自增率进一步降低到7‰左右,“八五”期间,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8%以上。汉中市通过成功地控制生育,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综合治理人口,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  相似文献   
4.
试论卫生资源与老年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国家卫生资源和利用的一些指标 ,结合老年人口生存期的残障状态 ,分析了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与老年人口增长之间的缺口 ,研究了在目前社会发展水平下中国卫生资源向老年人口群体倾斜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同时探讨了以北京为代表的相对发达地区的卫生资源的合理流向和利用问题 ,从而对城市老年人口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工流产的水平、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国家计生委1988、1997和2001年进行的3次涉及怀孕史调查数据,利用总和流产率和人流活产比等指标,比较了中国育龄妇女整体流产的水平和其中怀孕妇女流产的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通过人工流产水平的变化分析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后,生殖健康服务方案的引入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文章还比较了不同特征妇女人工流产水平及其变化,指出了今后生殖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乡城人口迁移和贫民窟扩张现象。尽管我国正快速城市化,城镇贫民窟现象并不普遍。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城镇地区流动和迁移人口的住房状况并不比非流迁人口差;在某些房屋设施方面,流动人口甚至要好于城镇当地居民。本文运用2000年0.095%抽样数据研究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流动人口在城镇如何居住?(2)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居住方式是否不同?(3)为什么部分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优于城镇当地居民?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试图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别演变的过程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统筹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