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童年的记忆──鲁迅性格探源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深刻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与其独特的性格心理密切相关。本文从鲁迅童年时代的经历探讨了其性格成因,指出家庭遗传和影响给了他刚正、峻刻、犀利的品格,而家庭败落后所看到的“世人的真面目”则铸就了他专注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黑暗面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这为他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1939年,文艺界就民族形式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不论范围之广还是时间之长,这场大讨论都是空前的,它吸引了解放区及国统区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前后持续了四年之久。讨论的双方旗帜鲜明,观点各异。以向林冰为代表,坚持“民间形式中心源泉论”。他们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艺是“非民族的形式”,是“畸形发展的都市的产物”,“对于畸形发展的大学教授,银行经理,舞女政客,以及其他‘小布尔’的表现是不错的;然而拿来传达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文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商业化浪潮、大众文学的双重冲击下,文学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纷乱无序的“无名”时代,而文学的这种无序状态,实际上是价值观念混乱、价值立场缺失的必然结果。在新的世纪来临之际,坚守人文主义的立场,维护文学创作的价值和尊严,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文学命运的学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文学评论》、《东方文化》杂志和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于 3月 15日-19日,在华南师大举办了“价值重建与 21世纪文学”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了自由而热烈的讨论。我们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发言发表于此,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从1982年笔者写下第一篇研究丁玲的论文<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女性--莎菲形象的再评价>,迄今已有21个年头了.这些年,笔者的主要精力一直用在鲁迅研究上,丁玲研究只不过是由此引出的一个副产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是笔者鲁迅研究的深入,是对鲁迅精神遗产在现当代命运的再探讨.  相似文献   
5.
1996年 5月 9日至 12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在石家庄举行第七届理事会 ,河北师院中文系、河北师大中文系、河北大学中文系和河北省社科院文研所联合承办了这次会议 ,河北师院中文系承担了会议组织工作。来自全国的数十位著名学者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途进行了热烈研讨 ,有共识 ,有争鸣 ,新见迭出。本刊摘发几篇论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几乎所有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的专著或教材中,都说毛泽东在1930年就制定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有不少书还在土地革命路线前面加上一个定语──“完整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之为“1930年土地革命路线”,也有直接称为“毛泽东土地革命路线”的。这种提法沿用既久,似乎就成了真理,已写进用来教育千百万青少年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现行初级中学的历史课本第三册就这样写道:勺93O年,毛泽东根据对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分析,制定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  相似文献   
7.
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国情尚缺乏本质性的认识 ,鲁迅留日时期对域外文化的选择菁芜并存 ,并不完全符合时代的需要。 10年沉默 ,经过痛苦的观察与思索 ,鲁迅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他抓准了反封建这一时代的主题 ,并根据这一主题的需要对早年的域外文化选择进行了调整 ,从而对中国文化的改造与更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解放区文学的开拓者与超越者——丁玲与解放区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解放区文学作为完整的艺术形态 ,是从丁玲到达陕北后开始的。丁玲继承鲁迅开创的五四文学传统 ,将救亡与启蒙这一时代所赋予的双重使命融为一体 ,注入解放区文学的命脉中。她始终坚持救亡与启蒙的统一 ,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统一 ,这使她的创作既表现了鲜明的解放区文学的特点 ,又超越了后来在统一规范下所形成的解放区文学的某些基质。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作者认为 ,丁玲是解放区文学的开拓者与超越者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思考鲁迅,走近鲁迅,我们发现了什么?鲁迅精神有哪些成分已经化入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鲁迅研究还存在着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发生了各执己见的论争,这是有意义的。但是,一些人人为地制造文学热点,这是一种商业习气。进入新世纪,鲁迅的身影离开我们远了,其精神却离我们更近了。下面三篇文章是三位鲁迅研究者面对现实问题,以务真求实态度的笔谈。主要思考了鲁迅在21世纪的价值问题。《学术新论坛》是我刊推出的一个不定期的栏目,主要发表各类学科中见解独到、观点新颖、标新立异、有理论深度的探讨争鸣性文章。文章3000字左右,欢迎校内外作者提供稿件和选题信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证据排除和证据禁止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证据排除规则和证据禁止原则设立的内在法理根据和价值功能;对英美法国家和大陆法国家适用证据排除规则和证据禁止原则的具体要求和法律效果,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我国的立法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指出了立法上的缺陷和理论上存在的误区,并对设立和完善我国的证据排除规则和证据禁止原则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