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锦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领导人一直延续着和谐世界的战略思维.毛泽东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路主要是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友好关系.邓小平主要思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主张要树立新安全观,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承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构建各种制度和文明兼容并蓄、各国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2.
思维方式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其变迁体现着文化的变迁.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最深刻的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实践过程,而且也是文化过程.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社会心理结构和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践思维方式在中国确立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八大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民主和谐的精神,就是"八大精神"."八大精神"体现在八大召开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整个八大时期."八大精神"实质是执政党的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深入挖掘八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党的"八大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的"中国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战时期形成的“中国化”思潮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表现为三民主义儒学化、新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不同的发展路向。不同的路向,有着不同的归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路向,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正确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重构了中国文化结构,重塑了中国文化精神,成为中国新文化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高校稳定是社会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的重要表征。从理论上审视高校稳定,对高校稳定进行类型划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在实践中增强针对性,积极主动地维护高校稳定,实现高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巴金是位出色的抒情小说家。他的小说,不仅中、长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味儿,即使是短篇,也从多方面表现了作家独特的抒情才华。标志着巴金创作最高成就的固然是其长篇杰作,但就考察小说抒情特点而言,他的十三本短篇小说集倒是很值得注意的。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由鲁迅开创,经过“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们的努力,很快就在格调繁复、流派纷杂的新小说中占据了一席显要位置。抒情,不仅仅是浪漫主义小说家的创作特征,许多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里也融汇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构成了多种抒情风格:郭沫若是以诗的才情构思小说,落笔激昂姿肄;郁达夫作着大胆的自我暴露,直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