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大学生农民工是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社会职业群体。借鉴恩泽格尔的移民分析四维度模型,对其城市融入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社会融合理论三个层次说,剖析了阻碍其城市融入的因素。应从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特征和其城市融入困境因素着手,政府应消除二元体制,排解“融城”障碍;高校应加大职业教育,强化实践育人;个体应注重资本积累,拓展就业渠道等,以圆其“融城梦”。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治参与:内涵与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公民的政治参与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当代社会,网络化政治参与已成不可逆转之势.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可以提供有效的政治训练、加速公民政治社会化进程,也可能因为无序、非理性的参与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及其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3.
香港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贡献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于1941年12月侵占香港.围绕香港地区的抗日救亡斗争,香港同胞和海外侨胞、国共两党以及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等正义的力量团结一致,共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为中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香港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伟大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和所作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进口、转运战略物资到内地;二,为内地难民提供救助;三,依托香港的特殊地位,国际上反法西斯的正义力量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体现。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传媒给新生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现代传媒环境下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主要有:整合有效宣传载体,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力;提高教育主体媒介素养,增强网络信息甄别力;健全网络传播监管体系,构筑现代传媒"防火墙";强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研究,探寻现代传媒环境下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所带来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及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业已成为扩大舆论宣传工作影响的新阵地和新平台。无疑,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然而,网络空间交织着良莠难分的社会思潮、网络信息更是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所以,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网络思潮;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加强网络谣言治理,如此方能营造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其中,网络媒体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不仅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加强党风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而且对于推动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民主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这种启示和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要不断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其二,要加强党内民主的法制化建设;其三,要发挥党内民主对国家民主建设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精英与政府间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事务的复杂性、治理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主体不会是唯一的而可能是多元的。在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村庄治理主体可以被析出主要的三方: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乡村精英。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乡村精英或成长为村庄治理的主体。能否或者可能,将取决于三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博弈。当然,这种博弈并非出自各方治理主体的主观意愿,而是农村社会的深刻转型与发展态势使然。其中,地方精英与乡镇政府的博弈态势对村庄治理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社会,网络化政治参与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但网络背景下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网络传播、提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加速公民政治社会化进程,而且也可能因为无序、非理性的参与导致网络舆论失范、降低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功效,从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及其基础建设。因此,必须切实关注并研究网络政治参与现象。  相似文献   
9.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执政党的执政新理念,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它是人类历史上先进思想发展的一个成果,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论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发展终点必将是共产主义社会:两者的目标都是建设和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这个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同时,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是分不开的,因而该命题又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房正宏 《社科纵横》2014,(8):161-165
绝大多数地方性高师院校,其学制安排一般采用7学期理论课加上1学期实践课。实践中,这种"3.5+0.5"学制模式日益暴露出一些弊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高师教育发展的规律,有必要调整传统的学制安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构建教师教育专业"211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绩效进行分析评估与检验,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教育规律和目标任务、能够独立从事教育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