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道与禅在思维方式、艺术审美、内在精神等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甚或同质性,这一点不仅为人们所察觉,也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既往研究多在传统维度和现代性的框架下进行,还少有基于后现代视域的考察和比较,突破道、禅比较研究的传统局囿,后现代的观照似乎是一种可能的维度.道与禅在反权威、反中心、反理性、融主客、扬个性等诸方面的相似性或亲缘性为实现这一可能的比较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似乎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道德悖论.……  相似文献   
3.
<正> 对于“两种生产”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理论界有备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说。孙美堂同志的《关于“两种生产”真正含义的辨析》(载《东岳论丛》1986年第3期,以下简称《辨析》)一文对此提出了新的见解,读后给人以一定的启发。但是笔者以为,文中一些基本观点仍是值得商榷的。《辨析》认为,以往人们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序言中提出的“两种生产”的理解,“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自觉不自觉地把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人生价值,作为反映个人与社会之间价值关系的范畴,是指基于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而形成的个人的人生目的、社会实践以及道德品行对社会需要所具有的意义。人生价值观,就是要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采取什么方式生活对自身才是高尚的、对社会才是有意义的,它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评价和认识,从根本上指导着人们在种种具体的人生课题上通过比较、鉴别以作出处理和抉择,并据此采  相似文献   
5.
<正> 义利之辨,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先秦儒家的重义轻利,史学界几乎普遍地认为是一种否定功利、扼杀人性、鼓吹禁欲的说教。我以为事实并非如此。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和孟子的“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是他们对义利关系的最典型阴确的说法。据此,是否就可以断定他们根本不言利呢?不可。因为上述说法实际上并没有存义灭利的意思,而只不过是主张要以义统利,把义放在首要的地位,反对“后义而先利”而已。所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只要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即“见利思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给我们留下伦理学的专著,他们的道德理论散见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费尔巴哈论》等著作中,这些著作或者是马恩的合著,或者是由恩格斯独立完成的。其中《反杜林论》一书,恩格斯用整整三章的篇幅,论述了道德的本质、历史演变、道德的阶级性与全人类性的关系以及道德研究方法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在《费尔巴哈论》、《起源》等著作中,恩格斯对旧伦理学的批判,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婚姻家庭道德的阐述,都为马  相似文献   
7.
论自然价值的双重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人为尺度"和"以宇宙为尺度"是考察自然价值的两种不同的向度."以人为尺度"是人的活动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尺度,但由于人的理性能力的界限和人类对自身各种利益整合能力的微弱,"以人为尺度"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引入"以宇宙为尺度"的视角,其旨趣并不是要否定"以人为尺度",而是旨在使人类能超越主、客体二分的狭隘眼界,在"以人为尺度"和"以宇宙为尺度"双重观照自然价值的更广阔的背景中,重建解决地球环境危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西汉董仲舒首次明确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①强调上下等级的绝对臣服关系。对这一维护封建专制的伦理教条,学术界多以为源自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不然。孔子固然没有、也不可能有取消君臣、贵贱之别的思想,仍希望上下有分,等级有序。然而,他所理想的等级名分是在上者尊贤礼士、施泽于民;在下者安分守已、不犯上作乱。因此,在君臣、君民关系上,孔子首先强调的并不是臣民对君主的绝对盲从,而是君主对臣民的义务和责任。他要求为政从自身做起,国君必须“正身”。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②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相似文献   
9.
一般说来,人对自身及其价值的反思与理想人格的追求,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后就开始萌发了,但是,从萌芽状态发展为自觉的思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西方哲学直到苏格拉底才开始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在中国则源本子孔子,此后则成为整个儒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如果问儒家是否肯定独立的人格价值?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而且可以说,整个儒学体系就表现为一个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的仁学体系。只是儒家所理解的人的价值,主要是指道德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借鉴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和实践,剖析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人为本推进高校"三育人"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