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受贿罪是我国刑法中的重要罪名,国家工作人员的不可收买性是受贿罪侵犯的客体。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交易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经济效应最凸显的领域,也正是腐败现象最容易滋生的地方。本文以拍卖交易中的获利是否属于贿赂为题,围绕受贿罪中的关键因素贿赂的认定进行研究,以期引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为有效惩罚犯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喜所 《可乐》2010,(7):50-50
1876年,为庆贺美国建国100周年,5月10日至11月10日,在费城举办第六届世博会,规模空前。 美国极其重视,参与国激增至包括中国在内的37个,展览的规模、物品和展厅的建筑、布置、基础设施等远远超过历届世博会。  相似文献   
3.
我国比较正规意义上的留学教育仅有一个半世纪多一点儿的历史,却涌现了三次颇有影响的留学大潮。第一次留学潮出现于20世纪初年,是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直接为辛亥革命做了人才和思想舆论的保证。第二次留学潮涌现在五四运动之后,  相似文献   
4.
李喜所 《河北学刊》2005,25(1):176-180
在容闳1872年带领幼童赴美留学之前,中关两国的仁人志士曾作过各种努力企图打通中关文化交流的通道,但成效不多。而容闳开创的留学事业,不仅使中关之间迭到了真正意义的文化沟通,而且提升了文化交流的层次。容闳之所以能承担如此重任,是和他中美文化兼通、富于理想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留学生研究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喜所 《文史哲》2005,(4):109-115
中国留学生的研究从清末露出端倪,至“五四”之后的20年代逐步向前发展,初步奠定了根基;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时期则基本停滞,20世纪80年代重新崛起,发展势头强劲;90年代之后持续升温,研究队伍和研究领域都有大的拓展,成果斐然。台湾和香港的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比较活跃,国外的研究则主要放在曾留学他们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林乐知在华的文化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在华活动及其特点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这就是众多的传教士到中国传教,结果是其追求的基督教文化并未真正在中国生根开花,而服务其传教目的的那些西方的教育、科技、新闻出版等先进的文化却得到广泛的传播.这种"种瓜得豆"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世界文化交流中较特殊的一面,也说明宗教文化的传播必须有科学的传播机制和良好的接收机制,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马建忠(1844~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和精通万国公法的外交活动家。和郑观应等改良主义思想家相比,他精通多国语言,熟知西方政治理论和文化典籍,又注意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前后,能够融合中西文化,并形成自己一系列思想观点者,马建忠是佼佼者之一。诚如梁启超所言:“君之所学,泰西格致之理,导源于希腊;政律之善,肇矩于罗马。君之于西学也,鉴古以知今,察末以反本,因以沿革递嬗之理,通变强盛之原。” 梁启超比马建忠小二十九岁,但他观察人事是十分敏锐的,他把马建忠作为洋务运动时期精通中西文化的重要学者,是十分公允的。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晚年的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晚年的佛学研究李喜所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呼吁人们学佛、信佛,希望把佛学变为维新派从事政治变革的精神武器。晚年,随着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匾乏,他对佛学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梁氏这样笃信佛学,既有社会原因,也有自...  相似文献   
9.
青年黄兴的军人品格与尚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认为,青少年时代的黄兴务实上进,重实行,轻宣言,埋头苦干,仁厚而坚强,文武双全但尚武成性。这些品格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个人天赋,一方面和湖南的人文景观、家庭的培养和其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1902年的留学日本,尤其是拒俄运动的实践,使黄兴的军人风范基本形成,为其投笔从戎奠定了基础。在对中国传统的军事理论和西方新兴的军事学说钻研的基础上,黄兴形成了早期的军事思想。青年黄兴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对军事的探讨,左右了其一生的职业选择,使其步入了近代军事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年,梁启超等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民族主义的介绍和宣传,直接为中国现代民族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料,革命党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则成为新的民族理念不可或缺的载体。理论探讨和政治实践的不期而遇,使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生根。“中华民族”符号的提出和认同,以及对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探讨和追求,是其最基本的思维路向和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