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国谚语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前者,教师属于知识灌输型,教育的学生能力体现在死记硬背上,本事显露在考试夺魁上;后者,教师属于心智开发型,培养的学生以好动脑筋善思考见长,其才华表现在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上。我国的教育现...  相似文献   
2.
3.
方言,地域文化最直接、最现实的表现.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北次方言区"晋语区"的府谷方言,既保留着典雅的历史文化,又透视出古朴的民俗文化,还蕴含着特异的民族文化,本文是从文化角度解读府谷方言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4.
作家创作的过程实质上是言语活动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创造语境.言语活动能使潜在的文化要素转化为现实的语境世界,并且使语境创造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不同心理的言语活动,又会创造出种种情趣迥异、色彩纷呈的语境,给读者不同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5.
思维作为创造的源泉,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在如何创造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本文深入探讨了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理论体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对怎样提出新的概念,进行新的判断和新的推理,作了详细地阐述,并具体介绍了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思维嬗变:从纵剖走向横断李思民本文的宗旨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在当今社会,他比代替了自比,攀比蔚成风气。整个民族把眼光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拉向“四小龙”、“欧共体”,从中思考落伍的原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不再把本地区、本部门解放初或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写作学术论文,选题是关键,选择一个好的研究题目,是论文成功的一半。在顾及选题的客观标准和主观条件的前提下,从什么角度入手,用什么方法选题,又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在阅读、实践中能发现问题,受别人言谈的启发也能发现问题。从微观的角度讲,事物处在一定的空间,绕它一周,就有三百六十度,到底该从哪个角度打开缺口,深入进去,选题研究,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本文旨在探讨选题的角度和方法,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加以论证,不一定很成熟望,识者不吝赐教。1.不怕不识货,端怕货比货。中国人以对称为美,又善于以比较而得结论。如果说“货”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客体、对象,那么,“结论”就是研究的成果,其中包含着论题的因素,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论题。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看历史荒诞剧《潘金莲》(下简称《潘》剧),发现人类为走向进步文明,留下多么复杂而深刻的脚印。《潘》剧集古今中外潘金莲式的人物于一台,所以它是荒诞的;《潘》剧不是为了翻案,更不是戏谑斗乐,她旨在打开人们的睿智,启迪人们进行深深地思考。《潘》剧所塑造的一系列妇女形象,告诉人们,“在这里,婚姻并不是以‘感情’为基础,而是以方便和需要为基础。”①清河县的大户和西门庆需要潘金莲,是为了寻欢作乐,满足他们的淫心肉欲;武大需要潘金莲,是为了繁衍子息,为武门传宗接代。安娜·哈列尼娜对亚历克塞·亚历山特罗维奇仅是一种方便和需要,这和《挣不断的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现代主义和先锋派作家,从理论和创作上把小说颠覆得魂飞魄散,面目全非:隐没了人物,淡化了情节,消解了故事,害得小说不像小说,颇有点像自我渲泄、表现自我、心灵剖白的散文了.从此小说远离民众,躲进象牙塔,成了仅供少数人把玩品鉴的宠物.小说起源于民间传说,这是一个不庸置疑的事实.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明确指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小说脱离了民众,也就置广大读者的喜闻乐见于不顾,把"读的艺术"与"写的艺术"割裂、甚至对立起来,一厢情愿地只在"写的艺术"上下功夫,使小说远离民众,就像断了根的林木,绝了源的江河,难免枯竭生病.病在哪里?怎么医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博士李建军推出的新著<小说修辞研究>,专为小说招魂治病开出了良方.  相似文献   
10.
李思民 《学术探索》2007,(6):129-133
当代把是否依据知识和真理作为唯一的权威体系向社会批评、建言等,作为衡量知识分子的标准,并强调所谓社会需要知识分子,实承上是需要他们的批评;对知识分子的宽容,实际上是对他们批评的宽容。以此去观照八百年前的苏轼,不难发现,现在知识分子的人生信条,正是当年苏学士所坚持的"言必中当世之过"与处"盛世"而作"危言"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延续和发展。由此可以发现苏轼身上所闪耀的现代理性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