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有光 《社会科学》2008,6(6):26-31
从批判的维度审视后现代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短信文化现象是严肃的精英文化应当持有的立场.可以说,短信文本助长了一元化价值观的强迫性灌输,加剧了当代情感萎缩和交往的符号化倾向.虽然短信文本的写作激发了民间书写的热情和创造的智慧,但其本质不过是一场话语的狂欢和能指的游戏,其语言修辞和文学叙事实际是一种没有所指的写作表演.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这种以颠覆和恶搞为发展方向的短信文化所具有的非建设性品格,必须警惕它对民间精神和公共意识形态造成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当代"国学热"缘起于中国学人试图实现由"照着讲"到"自己讲"的学术理想,启动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交互的方向.对待国学复兴思潮,采取"棒杀"或"捧杀"的非此即彼式的态度都是有害的,我们必须从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两个视域切入,才能看清国学对当代精神真空的填补作用和对道德滑坡的刹车功效,也才能悟出它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方兴未艾的国学教育只有落实到国民的生命实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所谓"重振国学"和"文化复兴"方有可能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有光 《中州学刊》2008,(1):243-246
许多观众看完姜文的新片《太阳照常升起》的第一反应是"看不懂",主要因为这个超现实视觉文本所具备的充沛的接受张力和巨大的解释学空间,彰显出该影片的先锋意义和实验内涵.观众之所以"看不懂"《太阳照常升起》,还因为观众的观看习惯已经被众多的情节片、商业片"格式化"了.《太阳照常升起》是一次对图像接受的直白、被动、惰性和消遣的发难与挑战.对这样一部具有先锋品格的艺术之作,仅用票房收入和观众"看不懂"的第一反应去衡量和评价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哲学解释学看来,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有多少个不同的自我,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自我理解。进一步讲,自我理解不是限定了理解的多样性而是加剧了理解的差异性。欲实现文本→他人→自我的理解路径,必须尽力祈向自我视域与作者视域、当下视域与历史视域的契通和融合,还必须注意到自我与文本的双向敞开以及自我视域的单向运动的特征。同样,中国诗学解释学也注重以"我"观诗,以"我"解诗,但在自我理解和视域融合的态度及方式上又与西方解释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经学变古时代"的大气候中,受疑古思潮的激发和禅学思想的渗透,宋代诗学解释多元论开始在诗话中活跃起来。可以说,宋代是"《诗》无达诂"经学解释话语成功转化为"诗无达诂"文学解释理念的演变期,是"诗无达诂"多元解释思想的全面践行期,与前代相比,当然也是形成诸多与"诗无达诂"相类的多元理解话语的丰产期。对这些多元解释思想和话语进行举要,有利于呈现宋代诗学解释学与宋代经学解释学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时代特征,当然也有利于进一步揭橥中国诗学解释学多元理解与阐释向度的构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如果说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以文传心"的过程,那么文学接受过程则是"以心会心"的过程.因此,尝试从"以心会心"的视域对中国美学接受思想进行一次梳理和整合,在彰显中国接受美学所具有的内视性和内运性之余,以期引起学界对中国接受文论的理论特色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独特体制使之必须求助于无形的空白,让空白中包蕴的诸多未定因素去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变有限为无限,实现“以少总多”的表达效果和“化少为多”的接受效应.应该说,空白之于诗歌,不仅是其必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谋篇布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以虚无为本的道家文艺思想的具体实践,最终也必然成为连接创作、文本和接受的重要纽带.对于理解者来说,这些空白和未定处才是其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诗歌文本的开放性至此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读者的多元理解也找到了可以无限生发的基地.  相似文献   
8.
从比较的视角来看,无论是布洛的距离说,还是闵斯特堡的孤立说,都与中国的"出入"说和"俯仰"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古代的解释智慧和审美情趣在距离观照上是有无相生、远近相成、不偏执一隅的,在理论上则具有圆融性,方法上具有辩证性.  相似文献   
9.
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语言表达问题实际上已经是理解本身的问题.过去研究者们只关注文本与理解的关系,却忘记语言已经内在地祈向理解.当语言与理解的天然联系延伸至文学语言,会发现这里只能适用理解的多样性而无法要求解释的同一.特别是汉语语法和结构的自由以及诗歌对汉语所有优越性的全面继承,使得诗歌语言已经先天地与多元理解的维度发生了必然的关联.愈是考察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婉约、含蓄、朦胧和多义等个性特征,愈是能清醒地意识到意义的丰富性和理解的差异性原来已经在这里有了"第一次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10.
从理解与阐释的历史性去观照当代"于丹现象"引发的有关传统经典的阐释论争,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质不过是中国经典解释史上的原意观与多元论之间博弈的延续与回应.中国经典的理解史和效果史告诉我们,对待文化经典必须尊重以原意观为中心的"我注六经"式的历史主义理解模式和阐释思想,而对待文学经典又必须沿用以多元论为中心的"六经注我"式的相对主义理解模式和阐释思想.不仅如此,崇圣尊经的文化传统及其具备的形上之维和终极价值已经注定了任何偏离经典本旨的任意解读最终只会因为冲淡了经典的权威性而导致对经典的解构与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