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慕课的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巨大冲击甚至革命性影响。慕课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学习等特点及本土化运用,对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将慕课引入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应以宽容心态看待,并通过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国际交流、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质量监控及学生学习行为管理等举措,推动慕课在成人高等继续教育领域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非智力因素,突出强调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以为智力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学风不振,智育滑坡,学生素质下降等,都与非智力因素培养薄弱有某种因果关系。优化非智力因素,乃是智力开发的源泉。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讲科学,也要讲艺术。当务之急,是根治无兴趣病。  相似文献   
3.
我国成人继续教育的发展走势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成人继续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上质量、上台阶,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乃是大势所趋。成教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靠整顿秩序,规范管理,建章立制来解决;另一方面,必须走制度创新之路,这是保持成教事业活力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有效化途径之社会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折时期的大学道德教育 ,应当抓住时代特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 ,以现代化的德育思想为指导 ,以促进道德主体的人格提升为目的 ,建构以核心价值观及健全道德人格培育等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 ,溶知、情、意、理、行于一体 ,借助多学科之智慧 ,多领域之参与 ,努力为沉闷的德育实践注入一些活力  相似文献   
5.
毕业班学生主要基于就业压力等原因,较普遍地存在学业应付、行为涣散、思想混乱、心理焦虑等毕业综合症.这不仅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影响办学声誉,而且大大增加了有序安全管理的难度.必须通过学校、社会、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来扭转颓风,还校园以秩序.  相似文献   
6.
国家设立巨额助学奖学金,启动助学贷款计划等,旨在缓减日益凸显的贫困大学生上学难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帮困资金到底该如何发放?特别对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严重超生而导致贫困的家庭,在帮扶上是否应该给予必要限制,这是一个一直被忽视的问题.助学帮困政策应当与计划生育政策相互衔接;帮困应体现对守法公民的优先权;不应给违法犯纪者发出错误信号,应当寻找教育与人口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育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助推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目前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外流严重,教学质量低下,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等实际,本文提出,顺应城市化潮流和民众意愿,实施农村中学由乡向城的转移,仿效山东平原县的经验,实现农村中学的县城化、非农化。为此,必须通过调研论证,制订规划,建设一县(区)教育园区;将各项教育经费集中起来使用,把县城所在地建成一县教育的主阵地。以农村教育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 ,以东方价值观为核心内容 ,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 ,以学校、课堂为主要阵地 ,辅以榜样、阐释、规劝、环境、经验等项道德实践活动。德治与法制相辅相成 ,工业化现代化与传统价值观并行不悖。这些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生力军。高校之所以把扶智赋能作为扶贫的根本目标取向,是因为教育亏欠导致困难群体能力贫困、就业半径收窄、精神自我设限及贫困代际传递,也制约着现代农业及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培育。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高校已经摸索出“扶业”“扶智”模式、强师帮教双助模式、培才“扶医”送健康模式、“学历+技能双提升”模式及全口径赋能帮扶模式等行之有效、特点各异的帮扶模式。但也存在认识不到位、行为短期化;校地沟通衔接不顺畅,资源整合利用程度低;帮扶缺抓手、培训内容方法不够接地气等问题。要使高校扶贫提质增效,充分彰显大学服务社会功能,应一体谋划,统合系统内资源;着力打好产业帮扶科技牌、立体培训组合拳;拓展“互联网+”帮扶链;把教研课题带到地头田间;充分发挥政府在校、地、企之间的穿针引线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农村教育存在学校布点分散,条件简陋,教师队伍流失严重,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农村教育城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性途径。集中财力、物力在县城、集镇修建教育园区、寄宿制学校,把全县的高中和大部分初中学校办在县城或条件较好的集镇,以吸引优秀大学生在此任教,使广大农村学生享有与城镇学生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城镇化对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