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广西民族大学12个学院20个班级645个学生为样本,调查民族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反映当前民族院校女大学生的择业态度和就业取向,分析影响民族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的主客观因素,并通过对比同龄男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探讨了该群体在未来就业时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舞草把龙”是清潭街重阳节期间流行且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签的特定仪式,将其置于人类学视野下,追溯并描述其缘起与流变,挖掘其在特定情境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对维系乡村社会生机活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清潭街“舞草把龙”仪式的社会实践,即“舞草把龙”仪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被列入“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等种种事项,不难发现“舞草把龙”仪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研究认为,这主要归因于“舞草把龙”仪式本身具有社会互动功能、情感联结功能、教育传承功能、社会控制功能。但仪式空间式微、仪式主体缺失等潜伏性危机不容忽视,亟待破解。而时下积极倡导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传统民间仪式的合理开发与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运用卡氏16PF量表对广西6所本科高校800名学生的16种人格因素和4种次级人格因素进行的调查和跨文化分析表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人格教育应注意开展以创新为主题的知识教育、以提高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以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并通过"大学精神"文化、新课堂文化、社会实践文化、社交文化建设来推进。  相似文献   
5.
6.
本调查以SCL-90量表为依据,对广西三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测量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在测评的基础上,分析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校园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育校园精神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推进"三风"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构建科学的校园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造就了人们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必须扬长避短,不断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和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努力提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自觉,确保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同向同行。同时,基于文化的价值性、历时性和共时性等特点,以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若要提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自觉,则需要从提高价值自觉、历史自觉和社会自觉入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深入,作为后发展地区的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到城市,农村发展的主体大量流失,导致了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农村“空心化”的具体表征主要有人口流失、文化消逝、村落凋零等。要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一是要积极推进城乡融合,激发农村生气与活力;二是要强化村落保护与开发,建构农民生存发展的空间场域;三是激活乡愁,铸牢乡村的“根”与“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