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小说对叙述者的选择是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复杂微妙的叙事学现象与问题,《孔乙己》无疑是这方面一个经典个案。关于《孔乙己》的叙述者究竟是谁,学界一向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讨论,然而意见相异甚至相反。所以,孔乙己的故事究竞是由谁怎样叙述出来的问题,随着现代叙述学理论与方法的兴起,近年来并非偶然地成为《孔乙己》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我国美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朱光潜先生,不仅出色地翻译出了黑格尔《美学》巨著,而且还对该书各章节的内容作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阐释性注释。这一译注工作,给人们钻研深奥难懂的黑格尔《美学》无疑是提供了较大的启发和方便。这一惠赐,是很值得感谢的。但是勿庸讳言,我曾在参照朱先生的译注阅读黑格尔《美学》原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疑难问题,觉得该书第一卷第133页下面所附朱先生注释的评述见解与原著精神以及整个黑格尔体系不无径庭。虽困惑许久,却百思不得其解,帮不揣冒昧在这里提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提出了关于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的问题。对此,近几年来许多同志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在书中缺乏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诗无达沽。一首好诗的诗美的表现形态是多元开放的,然而关键在于其意境的有无和深浅。以往对《再别康桥》的欣贷和解续似乎局限在偏重形式的音乐美方面或过于落实的偏颇,而与其意境多少有着隔膜。通过对“轻轻的”,“悄悄的”等充满灵性的诗意语言及独特的意象营构的再读,神与物游,追寻“走”与“来”梦境缠绕的销魂踪迹,续会走进如醉似梦、虚实互化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李铁秀 《北方论丛》2001,1(5):49-53
“阔”是鲁迅小说及杂文中经常使用,出现频率很高的属于鲁迅的“个人话语”,是被赋予独特而深刻的文化隐喻和价值象征内涵的语码符号,是对他“眼中所见”的从来如此”的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与“中国的人生”的历史文化“原型”的发见与概括。而“阔”正是建构阿Q性格系统的灵敏之眼,它主宰和决定着阿Q“革命”的原因及其性质,其典型意义在于呈现传统文化历史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曾说:《凤凰涅槃》“那诗是在象征着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倘若仅据于此,人们似乎可以说,凤凰形象是象征着五四时代诗人的祖国和自我,凤凰所体现的思想是爱国主义和个性主义。与此相关,人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凤凰形象是在五四时代风云鼓舞下的产儿,她是五四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肖子,象征着五四时代精神……。以上种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仅仅如此理解和界定凤凰形象所蕴含着的巨大的象征意义,还是很不够的,甚至仅仅还是表层的。  相似文献   
7.
李铁秀  龚宏 《学习与探索》2004,3(2):105-107
从文学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反思传统语言工具论制约下文学研究中的语言与文学、"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之间普遍存在的关系割裂等诸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文学与语言脱离造成的两张皮现象已使文学不成其为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研究必须建立在语言研究的基础上,文学应重返语言家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