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最为宏观和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异常复杂。社会心态具有共享现实性的特征。从动力建构理论出发提出社会心态的向上模型、向下模型和互动模型,并且对社会心态互动模型中的相关重要变量,如社会认同、情绪感染、去个人化与去个体化、关系化进行阐述,可以进一步探讨社会心态的内部机制。社会心态的形成过程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心理效应,如汇聚效应、多数人与少数人效应、群体极化效应、群体参照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2.
“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召开研讨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5月17日至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心理学室主办了“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16位学者和学术期刊编辑与会。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 theory)是战后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对世界社会心理学做出的最有意义的理论贡献,并被用于解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民族、宗教、语言的心理认同问题,对于欧共体及欧洲各国制定政策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从而使这一理论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交流、宗教、组织行为、民族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20世纪70年代初,在经历了战后重建的过程之后,欧陆社会心理学在欧洲独特的…  相似文献   
3.
友人关系     
友人关系(friendship)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这些学科对友人关系进行了不同层面和角度的探讨。例如,西方社会学家认为,“友人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松散的关系”(G. D. Suttles,1970)①没有程式化的责任、义务或法律上的联系,也没有公开的礼仪来表示友人关系发展的阶段或是庆贺友谊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的经验研究资料描述和分析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探讨中国人人与人之间建构信任的逻辑。研究发现,自己人概念表达了中国人是将他人包容进自己的自我(家)边界之内而形成一个信任边界的;这一边界既有区别内外的功能,也有自己人与外人相互转化的互通功能;内外互化的结果不是形成内外心理群体而是形成心理身份。“自己人”这种信任建构是从传统的“自家人”信任建构发展而来的,也是一种关系性信任  相似文献   
5.
杨宜音  张曙光 《社会》2012,32(6):158-181
本文以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通过分析在读大学生的同乡交往,试图探讨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在进入“生人社会”后,如何通过同乡会这一特殊的、具有社团组织和关系网络双重特点的平台,适应学校生活,完成身份转换。研究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概念的两种形成机制--“关系化”与“类别化”之间实际发生了相互缠绕、竞争与协商,导致了“关系化”的“我们”概念以新的形式--“关系的类别化”与“类别的关系化”--出现,而看似作为一个组织的同乡会,在性质上却仍然没有脱离差序格局所包含的“关系网”的含义。借此研究,可以窥见社会转型期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的身份协商过程的基调。  相似文献   
6.
7.
文章选择以北京市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问卷调查中两个开放性问题进行的质性文本分析,发现社区居民对理想社区的社会表征主要包括社区环境、社区理念及社区参与三个主要维度。三类社区居民在社区环境方面的看法和要求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在社区理念与社区参与两个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杨宜音价值观是多种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一个问题,哲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都在这一领域进行过不同角度的探索(李德顺,1996)。其中,哲学关注价值观所反映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伦理学...  相似文献   
9.
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通过对社会心态的研究框架的讨论,对社会心态进行了概念界定。本文认为,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社会心态透过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舆论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感受、对未来的信心、社会动机、社会情绪等而得以表现;它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通过社会认同、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等机制,对社会行为者形成模糊的、潜在的和情绪性的影响。它来自社会个体心态的同质性,却不等同于个体心态的简单加总,而是新生成的、具有本身特质和功能的心理现象,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建构而形成的最为宏观的心理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二、道德与价值观教育上的探索直至本世纪初,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才被作为青年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斯洛恩sloan1980)。随着教育中的宗教成份的减少和科学的自由价值观的上升,伦理教育呈现出一个很长的下降趋向。从六十年代晚期到现在,对道德与价值观教育的兴趣才再度显露。被公众和学术界注意的两项探索是科尔伯格在道德发展方面的教育应用和价值辩析的教育工作。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如前所述,被认为是描述性的和习惯性的。科尔伯格指出,通过特殊的教育干预有可能将原有水平提高到道德推理的更高阶段。最初,这些教育干预是由为提高一个人过去所处的道德推理水平而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和调查组成。两难问题讨论被认为是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个“定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