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求,笔者认识到教材<通俗文学十五讲>用以确定叙述对象的文化视角有失缺失.如果要真正把握中国20世纪通俗文学的所谓真相,多视角的引入和参与中的互见是必然的,市民文化之外加以政治文化和媒介文化的视角,可以对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诸多现象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梁笑梅 《江汉论坛》2005,(3):100-104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在不同的文化空间广为传播,深受读者的喜爱,在大陆的传播也处于持续升温的状态,从各种选录和品评来看,我们发现余诗始终是选家和评家视野中的亮点。从文学传播的视角来考察和描述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情况,认真研究余光中诗歌的传播技巧,总结其有效传播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一个新的维度来进一步观照和体认余光中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诗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诗歌的现实和未来都期待更加多元有效的传播策略。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从考察地域文化与诗歌传播的关系,去揭示诗歌生存与发展的某种客观规律是一个值得探求的视角。文化经由传播表现自身,丰饶鲜活的地域文化之存在使得文化互动成为可能,而传媒技术越是发达,地域文化越是无法滞守于它的故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地域文化可以借助现代传媒被更多的群体所接触接受,以更具活力的方式进行传播、扩散,最终实现文化地域的明朗化;同时,诗歌传播也能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创新元素,综观当代诗歌有效传播的各种范式,其中几种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元素让诗歌传播呈现出更有竞争力的状态,地域文化元素的优势效应具体表现为:地域命名的诗群、诗社与诗刊的集结效应,地域诗年鉴、诗集与诗史的溢出效应,“诗性地理”生成和演化的视域效应。  相似文献   
4.
梁笑梅 《南京社会科学》2012,(7):129-134,142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主要关注空间的美学价值,这种研究理念和观照域对于台港澳及海外华文诗歌的研究是一种拓展,也是华文诗学发展的自身需求。如果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诗歌置身于有意义的地理空间中,并以动态的眼光观照诗人的籍贯或占籍、诗人的区域流动、诗人的心理地理、作品的描写地理和传播地理等,那么这对于打破较为静态、单向、平面的研究无疑是有启发性的。通过地理学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其不同于中国大陆诗歌的规律:诗人籍贯地理与活动地理之间的普遍差异性,诗歌描写地理与诗人活动地理之间的明显参差性,诗歌创作地理与传播地理之间的巨大反差性。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有生命力的人文学科而言,当代生活和当下现象是其前沿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和"诗歌精神的重建"、"诗体的重建"一起作为新诗二次革命的逻辑起点,理应得到高度重视.立足于中国诗学文化传统,进行中国诗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中国诗歌传播学的学科特质已经渐趋明显.这既是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重构和专业化拓展的有益尝试,更是中国诗歌研究的传播学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以"呼唤新诗二次革命、推动新诗再次复兴"为理念,以"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为内容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正在引起现代诗学界的热烈讨论。回顾近百年的中国新诗发展史,人们会发现,新诗已多次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许多几乎是周而复始的难题,焦虑于何去何从的选择。新诗处于十字路口,理论的重要性就凸现,理论促变成了普遍规律。在三大重建中,精神重建是新诗复兴的根本。这种重建的中心是:如何通过心灵性、内视性的通道去保持诗歌与社会、时代的连接,发挥诗的多向度的功能。在新诗关于"大我"和"小我"的长期争论里,"集体性的心理经验"是一个可以给予重视的可能性。在诗体建设上,如何把握新诗的"新",显然有误区。有人认为,新诗就新在随心所欲,不受限制。其实任何艺术都是被捆缚的艺术,艺术的美正是在捆缚中产生的。提升自由诗、给自由诗以审美规范,倡导格律体新诗、推动部分新诗的成形,增多诗体是新诗诗体重建的三个美学使命。在媒体文化语境中,新诗应当走出象牙塔,实现"还俗"的传播策略,通过公众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走向更多的受众,摆脱边缘化的尴尬,取得震撼性、即时性、持久性的传播效果。实现三大重建,是时代赋予21世纪中国新诗的使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