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前期河南部分州县在赋税征收中已进行折亩。嘉靖、万历后,一些州县在辖区内实行了丈地折亩均粮的办法。受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明代河南州县折亩在时空、力度和方式上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折亩制与三等九则制在赋税征收上只存在纳税方式的差异,对税负负担未有实质影响。一些州县的具体折亩措施体现了明代国家对均平理念的追寻与实践,而南北方在折亩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作用,以苏州府、松江府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从15世纪50年代始大体早于其他一般地区约70年左右先期发生变化,为该区社会在明代中、后期的剧变铺垫了厚实的基础,从而使它实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和获得了典型的变化特征,映衬出了中国16世纪以后新的历史走向。本文集中探讨了江南地区早期社会变化的诸种表现,以见其与该区中后期变化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救荒本草》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救荒本草》三题牛建强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在天灾人祸频仍、滥区之时,仍能以惊人毅力渡过难关,保证了中国封建文化在世界中世纪范围内少有的连续性发展,显示出异常弹性。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利用本草类野生植物作为粮食代用品暂时维系生命的苟延,...  相似文献   
4.
牛建强  赵长贵 《中州学刊》2007,3(4):162-166
明清两代河南少林武术传播生存境遇差别很大。明代,嵩山少林寺与政府关系密切,而明代中期后商品经济和商业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刺激了人们对少林武术的需求,因而此期的少林武术在报效国家和服务民间的广阔空间中得到迅速发展,并东传日本,达至极盛,可谓少林武术传播发展的黄金期。清代则与之相反,政府对少林寺心存怨尤,对其武术活动多予掣肘,少林武术生存发展的政治途径被切断;后又因中国近代化因素的影响,仅有的民间市场也日益萎缩,河南少林武术由盛转衰。从明清两代少林武术两种不同的发展生存状况可以看出,少林武术的兴衰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明代开封的自然生态是不良的,这是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明初,当开封城市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时,即已有江南盐茶商人活动的身影。及至明代中后期,开封在经历城市经济复苏之后进入了繁盛阶段,在诸如元夕、打春等传统的节日庆典上面得到了集中展示:规模趋大,欢闹热烈。前人的研究经验表明,在研究和摹拟历史社会的时候,狭义的历史文献所能提供的东西往往有限,诗章材料的作用有时是极关键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明代开封城市生活的若干侧面--源自诗章的构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强 《中州学刊》2004,(6):129-131
明代开封的自然生态是不良的,这是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明初,当开封城市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时,即已有江南盐茶商人活动的身影.及至明代中后期,开封在经历城市经济复苏之后进入了繁盛阶段,在诸如元夕、打春等传统的节日庆典上面得到了集中展示:规模趋大,欢闹热烈.前人的研究经验表明,在研究和摹拟历史社会的时候,狭义的历史文献所能提供的东西往往有限,诗章材料的作用有时是极关键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后期,全国各地区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社会风尚变化。以苏州府、松江府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变化最为剧烈,也最为典型。而江南周围地区也发生了深刻、有特色的社会风尚更新,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为了揭示这二类地区变化过程中的联系,我们称江南地区为第Ⅰ类型,而江南周围地区为第Ⅱ类型。 一 第Ⅱ类型包括第Ⅰ类型濒近地区,南直徽州府的某些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的浙、  相似文献   
8.
德川幕府统制的江户时代的前中期,相当于明朝的最后40年至清朝的道光年间。由于日本国内统一的实现,幕府将军对文化事业的重视,藩国大名、藩儒和一般町民对汉学兴趣的渐增,从而将江户时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推至空前高度。除了在儒学、史学、文学和本草学等具体领域的影响外,其深层作用则表现为给予日本武士地位至上的传统以儒家等级思想的内涵,从而促动了文武互补的日本近世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中世,以五山寺院为中心的禅僧垄断汉文学,并介入对华外交事务.自宋元以来以两国僧人交往活动(或日僧直接来华,或中国僧人赴日)为核心的中日文化交流在明洪武初仍在继续并得到新的发展.当时,作为京都五山文化代表的绝海中津亲自渡明,居留时间长达八年,习禅之余,间染汉诗,水平几敌中土.绝海虽称典型,然也浓缩和反映出其时中日文化频繁交往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李长傅先生在华人华侨史、南洋史地、中国历史地理等领域做出了具有开拓性的贡献。除所撰写的大量学术论文外,代表性的著作有《南洋华侨史》、《中国殖民史》和《开封历史地理》等。他之所以能够达此境界,逐渐形成的、贯穿于其学术活动之中的四块基石,即扎实的古文功底、多重的语言工具、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