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毛泽东现代化问题观的原创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该怎么走,这是一个困惑整个20世纪中国人的头等难题。毛泽东探索了在现代化道路中如何处理城乡关系、古今中西关系、社资“左”右关系等根本问题,从而实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中国四代领导人的发展观如何演进?党的发展观共经历了哪些阶段,演变出了几种基本形态?建国60年到底在发展观上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另一方面,许多研究在关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的定位和评价、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态度等方面尚存在着种种缺陷。本文认为,建国60年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产生了四次重大转变,是一个逐步从空想走向到科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牛田盛 《南都学坛》2008,28(5):111-11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什么突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对此学界有"策略"说、"社会结构变迁"说、"苏联影响"说等代表性观点。实际上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是"多因决定"而非"单因决定"。其中,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经验是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的关键性原因。那种认为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转变中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的观点,显然夸大了毛泽东个人主观因素在这次转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人所探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一个从西化到现代化、从非资本主义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苏联模式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过程,其中间杂着“古今中西”之争、计划与市场之争、中国模式之争等一系列的重大现代化观念之争。从特定意义上,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观念,就是在对关乎中国现代化道路观念世纪之争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其历史演进中遵循特定的逻辑,即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主题而展开,为中国现代化问题所驱动,受国内外现代化观念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5.
牛田盛 《中州学刊》2006,1(4):151-155
国内外学者对毛泽东现代化理论做出的各种评价各有不确之处。毛泽东现代化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革命到现代化,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从现代化探索退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曲折反复过程。毛泽东所追求的现代化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的社会理想,是“新的现代性”,而非“反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美国从世界权力之巅开始走向衰败。从美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影响、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权力向金融资本集中等方面可以说明美国的衰落。对外奉行霸权主义反而对世界越来越失去控制,对内受制于金融资本,政治民主迅速萎缩等是美国衰落的主要因素。总而言之,美国已经踏上了一条通向衰败的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7.
8.
牛田盛 《兰州学刊》2007,1(3):24-27
社会变革的进化模式和革命的模式都曾作为现代化方案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舞台上轮番上演,均对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现代化路向不能凭空产生,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路向时应注意到历史的连续性,兼顾创新与保守,所以解决中国现代化路向不假外求,应以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既有业绩为起点,不能忽视作为今日中国"现代化传统"的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前人的现代化观念.  相似文献   
9.
牛田盛 《南都学坛》2010,30(2):114-118
在探索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思路共发生三次重要转变:从新民主主义过早过快地转到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式社会主义正确而又受挫的转变;从经济建设到阶级斗争的逆转。毛泽东之所以未能成功地实现从革命到建设的转折,其原因既有"冷战"的国际局势、短暂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客观历史因素,又有毛泽东个人阶级斗争的思维定势及其实践观方面重政治实践轻物质生产实践等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两年多来 ,学术界关于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三个代表”提出的背景 ;二是“三个代表”的内涵 ;三是“三个代表”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