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 本稿侧重在批判,故在各篇译解中,先译文,后解剖,而以解剖为主。 (二) 本稿正文采用道藏本,亦间有改正者,在注中均有说明。 (三) 本稿参考的注本,有谢希深注《公孙龙子》、傅山注《公孙龙子》  相似文献   
2.
儒学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它基本上是道德哲学,导引不出近现代民主法治的政治观念;儒学之“重民”、“惠民”的民本思想,与“主权在民”的近现代民主观念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3.
4.
也论老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哲学家。《老子》一书的作者究竟是谁,汉初的司马迁已说不清楚。从《老子》的思想内容看,应是战国初期的作品。它的成书年代,大致在孔(丘)墨(翟)之后,庄(周)惠(施)之前。 照我看来,《老子》作者是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言人。他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最先出现的、也是影响很大的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老子思想中,虽然有一些无神论的倾向和朴素辩证法的因素,但不能改变其体系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性质。  相似文献   
5.
《郭店楚简》表明《中庸》应为子思晚年所作 ,证明了思孟五行乃“德之行五”即仁义礼智圣 ,显示了从哲学宇宙观角度为孔子学说提供理论根据 ,是由子思开其端而由孟子基本完成的。从孔子的“性相近”到子思的“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再到孟子的“圣人与我同类”,性善论逐步形成 ,从而为孔子的仁政德治学说奠定了哲学基础。而先秦儒家学派中最先主张禅让的也是子思。总之 ,有了子思这个孔孟间的思想中介 ,先秦儒学的变迁就有线索可寻了  相似文献   
6.
《郭店楚简》表明,《老子》有三个版本,即老聃著竹简本、太史儋著帛书本和今本。竹简本《老子》将“道”看成是混沌之气,并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具有朴素唯物的倾向。从竹简本到帛书本,反映了先秦道家学派从朴素唯物论向客观唯心论的转化。竹简本不否定人为,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也与帛书本不同。总之,有了竹简本《老子》,道家学派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就有轨迹可寻了。  相似文献   
7.
8.
王充是一个战斗唯物主义者。他批判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和天人感应思想。但由于他思维方法中的形而上学性 ,割裂主观与客观 ,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割裂偶然与必然 ,以偶然性代替必然性 ,使他陷入了以偶然论为主要特征的唯心主义宿命论。  相似文献   
9.
儒学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它基本上是道德哲学,导引不出近现代民主法治的政治观念;儒学之"重民"、"惠民"的民本思想,与"主权在民"的近现代民主观念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10.
再论孟子     
我在《孟子思想的阶级实质》(载《江海学刊》一九六二年第九期)一文中曾指出,孔子是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而孟子则是由氏族奴隶主贵族转化过来的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这一论断,曾遭受过一些非难.本着实事求是、探索真理的精神,再作一些补充论述,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