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河是中华民族融合的纽带,表现在:它是民族大迁徙的通道,为民族大迁徙和大杂居提供了便利;它吸引了大量人口汇聚于沿线,使沿岸城市成为各民族交流杂处的场所;它推动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和物资技术的交流和交融.  相似文献   
2.
王明德 《天府新论》2008,(1):131-137
周代都城发展在中国都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多方面开创意义,对后世都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所创立的都城营建制度成为后世都城发展的蓝本;它所确立的择中立都原则成为后世建都的主要原则,并直接影响了后世都城的分布格局;它所开创的两极都城发展格局标志着黄河流域政治轴心区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与中华民族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的融合与都城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迁徙带来都城转移 ,都城的转移又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正是都城的转移和民族的迁徙 ,才使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文化远播四方 ,通过不断的吸纳、同化、融合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民族。分裂时期 ,民族迁徙异常活跃 ,都城蓬勃发展 ,民族融合进入高涨时期。元、清两代的中央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治 ,加强了各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作为蒙古族和满族建立的中央政权的统治中心 ,北京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文艺思想,特别是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批判地继承中外文学遗产的论述,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们为什么必须继承中外文学遗产? 在文学领域,如何正确地对待中外文学遗产这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历来存在着尖锐复杂的斗争。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文艺界,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对于继承中外文学遗产的重大意义并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有的人对中外文学遗产存有程度不同的轻视态度。很有必要通过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古代国都定位的战略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各王朝的国力状况不同 ,面临的政治军事形势不同 ,基本国策和战略发展方向有异 ,反映在国都定位问题上表现出三种战略取向 ,即进取、保守和退却。国都定位的不同战略取向又进一步影响了王朝的国力发展状况和统治力量分布 ,进而影响它的政治作为和政治命运。  相似文献   
7.
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著书立说的第一代美国对外关系史学家,根据他们以前的政史教育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两种对外关系史流派。第一种被内鸟(Neu)称为“保守的进化论者”的流派,主要关心国际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第二种所谓“革新主义者”流派则更着眼于美国外交政策中国内政治、经济和观念上的根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是近代岭南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岭南学派的学术精神,汲取朱次琦的学养,以复古为革命,创造性地改造传统儒学,成为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将岭南学术发展推向一个高峰;他下开一代学风,众多康门弟子在许多方面传承和光大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康有为为中心,包括他的老师与弟子等所构成的学术传承关系,是近代岭南学术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择都之争"是抗战后期社会各界主要是学者广泛参与的一场关于建都与国家未来发展问题的学术争论活动。争论焦点集中在北京、南京、武汉、西安、长春、兰州、济南、重庆等城市,论者各依自己的建都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建都主张,争论不仅仅是一个首都位置的选择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建都问题认识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