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简谈刘炳善的散文翻译风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炳善是我国当代一位知名英语学者与不可多得的优秀翻译家。他的英国散文翻译尤为有名且颇具特色,非常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作为一篇译评,以有限的篇幅,对他在英国散文翻译上的成就,特别是他的翻译风格特色等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在肯定译者众多优点的同时,对其中某些不足也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2.
目前,人们对外语“工具”论之说尚未达到统一的认识。外语对外语院系的学生是否是一门专业?外语教学如何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外语专业应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本文通过对外语教学的性质、任务特点等进行分析,提出笔者对上述一些问题的看法。并对目前在外语专业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测试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想法,以期得到同行们的进一步探索与争鸣  相似文献   
3.
在以“物”向“心”倾斜、“天”向“人”倾斜的中国“心学”文化哲学影响下 ,中国传统美学所崇尚的“内重外轻”、“贵神贱形”、“心融万有”、“无我之境”等思维取向模式 ,带有浓重的“向心”文化色彩。中国翻译理论受传统美学影响 ,并从传统审美文化精神中汲取养分 ,吸收了其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思想 ,强调审美主体的自我人格欣赏 ,提出了相应的“三似”论、“神似”论、“离形得似”、“心神交融”、“感应”、“意境”、“妙悟”、“化境”说等翻译观 ,不可避免地具有传统美学的“重心”特色和“向心”文化痕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交际传播学理论为依据,结合作者外语学习、应用、及教学的体会,对语言技能从交际角度作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三个论点:(1)文字本身不是信息,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成功的交际应坚持信息第一、语言第二;(2)交际意识是成功交际的重要先决条件;(3)掌握一门外语的最高形式是达到外语思维,真正将目的语运用自如。基于这些观点,作者将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分为语言第一的基础交际水平阶段和信息第一的综合交际能力阶段,列表作了分析比较。强调学习一门外语的根本目的是交际,应力求达到外语思维,培养交际意识,坚持信息第一,真正将目的语作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评分员的信度与口语能力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言测试学的角度,对我国目前的高考口试(英语)进行了成绩分析。同时,针对口试中的评分信度和口试各项在对总体口语能力测量中所起的作用,运用教育与心理测量手段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如下结论:考生在听音理解方面的能力与其它能力的相关较小,而与总成绩的相关较高;各组评分员之间的评分信度存在显著差异;在对考生的总体口语能力评价时,如果权重不同,占权重最大的部分对总体能力影响并不是最大;权重相同的部分对总体能力衡量时所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