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植物病理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病理学传统教学方式的分析,论述了5个方面的问题:植物病理学学科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现行授课方式中的问题;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植物病理学多媒体教学的展望。进而阐明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跨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生机,更带来冲击和挑战,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心理学和脑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人们从外界获得知识信息,80%要通过人的视觉从图像中得到。“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思考的过程就是左脑一边读取右脑所记忆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普遍的城市更新与扩张造成了失地农民的出现与不断增加。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显著成果,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再生产使得失地农民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发生了从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的根本转变,然而这种表现在物质形态层面的生活空间的重构使失地农民作出的城市化选择,并非是个人的自愿选择而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所致,因此是一种被动的城市化。这一社会事实提醒我们在应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本身。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和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传统单位社区的演变被归因为单位体制变迁的作用结果。而在单位体制的变迁过程中,住房体制改革是促使单位社区演变的一个具体的、直接的动力机制。住房体制改革通过将住房从国家和单位所有转变为居民和职工所有,带来了对产权的确认和择居自由,导致了传统单位社区的杂化,并使其演变成为住房商品化体制下城市空间居住分化格局中的底层聚集区。  相似文献   
5.
在以国有企业为重要实践主体的中国城市住房体制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将住房从公有转化为职工所有,住房体制的改革将实物分配制度下形成的基于权力和身份的住房不均等结构从产权上固定下来,这不仅维续并再生产了改革前形成的住房分层秩序,而且构建了一种新的基于财产的住房分层秩序.  相似文献   
6.
社会运动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社会学的一个研究对象 ,社会运动是指一种有组织、有明确目标、持续进行的群体行动 ,它包含运动的主体、客体、目标和手段等结构要素。就现实意义而言 ,社会运动不仅能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方法 ,而且也是积累社会资本、塑造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体制改革前,中国社会特有的单位体制塑造了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随着社会的转型,特别是住房商品化体制的确立,原有的"单位化"城市居住结构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中国城市居住空间被重塑为以阶层为导向的分异结构.本研究通过对一家具有典型意义的国有企业单位社区的田野考察发现,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与再生产过程中,许多类似的传统单位制社区已从"单位化"城市居住空间中的基本单元逐渐演变为住房商品化体制下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分异格局中的底层聚集区.如何实现这类社区的重建与新生,将是城市发展与治理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分析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原因出发,探索了改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认为激活研究生自主意识、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德育创新、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开始了从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转型,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工程便是"社区建设".这一工程的实施是建立在传统单位制社区业已解体且不具备城市社会职能的理论预设之上的.但实际上,部分单位制社区并没有随单位体制的瓦解而骤然消解,而是在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之后仍然继续作为城市微观生活组织的社会空间基本单位,因此,单位制社区不应被简单地排除在社区建设的规划之外,而是应从其发展的现实和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出发,实现对这一社区的改造和重建.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及其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影响,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特点,提出“以人为本”的研究生培养管理理念,以求提高研究生培养管理的效益,促进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