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是从对人的科学理解开始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就必须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近年来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日本学者柄古行人在其专著<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中主张,应该以"马克思式的阅读"方法来读马克思,作者以此为中心探索并回答了读什么、怎样读以及为什么读马克思三个紧密不可分割的问题.毫无疑问,阐明"马克思式的阅读",必将为进一步探讨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整合力、价值整合力和社会整合力三个层面,而社会整合力的发挥必须以文化整合力和价值整合力的发挥为前提。作为文化的“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实质上是一种更多体现在文化、价值、精神层面的“软整合”,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力的发挥,就是要在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凝聚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最终实现社会整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的"物质能量型"文化实践不同,人类文化创造方式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呈现出一种符号化存在,即"信息符号型"文化实践.全球信息技术的符号化、虚拟化发展,为人类文化创造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它使得人类相对独立、有效、全面地开展"信息符号型"文化实践成为可能."信息符号型"文化实践凸显了人类文化创造的符号特性,且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创造方式的必然选择,它代表着符号之于文化创造的普遍性和有效性的未来人类文化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5.
实践:马克思“社会”概念的存在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实践”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马克思通过哲学清算实现了从“感性”向“感性活动”的理论跃迁.“实践”之存在论意蕴的开显为马克思“社会”概念奠定了基础。而基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实践哲学本身为我们认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社会”意味着“实践”,“实践”乃“社会”的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民社会话语在当代中国语境的逐渐兴起,关于公民社会的讨论日益成理论界的一大景观。公民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层关联。公民社会是透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崭新视域,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要培育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毋庸置疑,异化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理论更是跃升为一种主导的批判话语,具有理论总纲的性质。实际上,马克思最初有关分工的论述也都是在异化这一总体框架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异化构成了马克思分工思想初始论域。总体上看,在这一论域中,马克思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在追问异化劳动的根源时发现了分工;另一件是在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中阐明了分工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恩格斯指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问题,从分工的观点来看最容易理解。这一富有深意的启发性论断为拓展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开掘并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价值指明了一个重要视角即分工的视角。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和“蒲鲁东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分工的本质并彰显出分工的社会关系内涵,从而赋予分工以透视现代人的生存与现代社会变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引领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重大变迁,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时指出,归结起来就是两条:从实践上讲,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上讲,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实践"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马克思通过哲学清算实现了从"感性"向"感性活动"的理论跃迁,"实践"之存在论意蕴的开显为马克思"社会"概念奠定了基础.而基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实践哲学本身为我们认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社会"意味着"实践","实践"乃"社会"的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