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4篇
综合类   9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诏德化碑》赞南诏阁罗凤:“诏弱冠之年,已负英断。”《旧唐书·南蛮传》:“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蛮谓王为诏。”明洪武年间钱古训奉命出使缅甸,途经今云南德宏傣族地区,回来写了一本《百夷传》,说傣族称当时的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土官思伦发”曰昭,犹中国称君主也”。至今,傣语仍称王族为昭。“昭”,汉文书写固异于“诏’,含义也不尽相同,但二者均是汉译写字,译之者仅取其音相近之字标写而已,并未拘泥于字形本身的同一,犹如印度,古人既译写作“身毒”,也写作“狷笃”、“乾笃”、“乾竺”及“天竺”等。傣“昭”与南“诏”译体同一,史载昭然,今语昭然,因此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学术界适时地引出了一个论题:唐中晚期称雄于中国西南一偶的方国南诏,是泰掸人主建的国家。是耶非耶,迄今乌云已经拨开,研究已近结论;南诏国主不是泰人掸人,而是古代氐羌的传人。然而,南诏“谓王为诏”,泰掸人“谓王族为昭”,二者间是否存在着因袭关系,仍未见有论者略为深涉,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米国之一 ,壮族是我国将普通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的民族之一。早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交迭之际 ,壮族的直系先人岭南越人就已经在采集和渔猎的时候驯化野生稻为人工栽培稻 ,开始了原始的稻作农业 ,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稻作的人类群体之一。  相似文献   
3.
“墟”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虚”,本是荒坡土丘、遗址故城之义,可在我国的某一特定区域,它却是一个特指名词:集市。北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说: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之虚所卖之。’又诗云:‘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即此也。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虚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虚不亦宜乎?吴氏之文,不仅指出了“虚”作为集市名称的使用范围,而且提出了“虚”之所以为“虚”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侬智高的际遇及宋朝廷对他的态度与处理办法,论述侬智高为中国宋朝人.  相似文献   
5.
雷神,是岭南越人的原生神灵。在历代汉族官员的推动下盛行了几千年。龙母原生于岭南越人中,但她成为神灵,是汉族文化传入的结果。伏波神却是汉族官员哄抬造成的。三界神和花婆神,一是岭南本地的首领兼巫觋,一是随汉族文化的传入而传入,因岭南社会的发展而先后为各地居民所接受。这些神在历史上先后为岭南人所奉祀,各为其用,控制了岭南越人及其传人的思维,决定了他们的价值取向,阻碍了他们的信仰从巫术阶段的向上提升。  相似文献   
6.
场越、夔越,曾是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活动过一时的人群或方国。它们远距中原,僻在一隅,古代文献记之者寥寥。日月居诸,逝不古处,后之人渺渺而求,越凫楚乙,聚讼不已。恩格斯说过,弄清一个具体的历史问题,要费一点力气,出一点汗。在探求扬越、夔越,芈越问题上,也该如此,不能仅凭主观地对一二个词的意拟就断然作论。本文拟在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作一些新的努力,目的是花点力气弄清一些具体的历史问题,为我国古代民族史的研究芟夷一些惑人眼目的荒秽。当否,尚有待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7.
壮族赵姓土官群类观白耀天元、明二代,壮族赵姓土官有龙州、上下冻州、恩城州、养利州、龙英州、镇远州、果化州和崇善县,其地约在今龙州、大新、崇左、天等和平果县的西南。壮族本无姓,这些壮族赵姓土官由何而来,其后如何发展变化,当有一个明确的交代。(一)依姓群...  相似文献   
8.
弁言 (一) 《俍歌》、《僮歌》,是壮族历史上第一部公之于世的用壮族方块字书写的民歌集子。感谢清乾隆年间的文学家李调元,感谢不明履历的东楼吴代和四明黄道,辑录、保存并初步注释了《俍歌》和《僮歌》,我们从而有幸领略壮族一部份先民的风采,壮族从而有幸在中华民族的文艺苑里有了第一部自放其彩的“开荒性质的著作”。 (二) 《俍歌》的原辑者吴代、《僮歌》的原  相似文献   
9.
西施考辨     
西施,传为古代越国芋萝山下一个打柴人的女儿,生得沉鱼落雀,羞花闭月,倾城倒国,姿色非凡。而尤为可贵者,她受命于难,义无反顾,殉一身以全越国,告别父母、乡亲、故土,侧身吴宫,以天生的丽质,超人的智慧,玩吴王夫差于股掌之间,奋力拯救越国,演就一出悲凉而令人赞叹的文剧,揭示了人生真谛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壮”考     
“壮”作为汉字,凝势定位为一个人类共同体的名称,肇于一九六五年。它是由“僮”转化而来的,是“僮”的同音假借字;而“僮”作为族称,源自南宋时见之载籍的“撞”。以“僮”代“撞”,就汉字而论本为会意,非袭音声,因“僮”字古今仅止toη~2一音,没有“oη~6”读者,平空赋以oη~6音,人多一如既往,不管是“僮族”还是“僮僕”,均以“toη~2”律之,从而惹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今以“壮”代“僮”,则免了可能出现的是非。“撞”,是南宋时书载对广西某一人类群团的称谓,元蒙明初仍一以贯之,随着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