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消费呈现出新的特征,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反映了消费需求的层次性上升规律。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反映出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必然会制约民族地区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走统筹城乡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并实现市民化,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消费是指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限度范围内,适应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前提下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是节约资源和产生废弃物最少的消费,是一种最优化消费。可持续消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要求是相一致的,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要重视居民家庭可持续消费的实现。当前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换代使居民家庭可持续消费具备了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  相似文献   
5.
政治道德视阈下的政府公信力问题,是社会成员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情感道德评价及内心认同程度,源于政府行政理念及具体行政中蕴涵的情感道德和价值取向的反映。其政治道德实践意义体现在以公众评价为主要特性、社会成员情感认同为评判,既是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治理结构的价值基础,也是维持"政府—公众道德关系"持续性的重要联结。在实现路径上,制度伦理的价值实现、主体的道德内化建构及道德情感融入的实效性,是建构和保障对政府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失业率增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等,应采取积极对策措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西部农民家庭消费呈现出新的特征,西部农民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反映了消费需求的层次性上升规律。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中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农民家庭年人均消费支出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起伏较大,反映出地区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在逐渐扩大,必然会制约西部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建设中新型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社区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新型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