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对人及人的自由的思考与重视,正是他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命题的大前提。康德哲学美学是主体性学说,在哲学人类学的背景下,美必然以道德为旨归;该命题有着深远的历史思想渊源,在其哲学探索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背景中诞生;同时也与康德推崇卢梭有重要关系,受卢梭影响而对人及人的自由重视;该命题的提出有着它的现实基础,康德感于当时人的生存状况而对人及人的自由思考与重视“,美是道德的象征”就是在意识层面上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洛丽塔>的诞生具有双重狂欢的性质充溢在整个写作过程的审美快感令作者激情涌荡;充满魅力的叙事技巧使读者迷乱其中.作者以朴素的线性发展,"三套车"式的叙事结构,巧妙地摆脱了作品内在形式和外在道德的束缚,为自己开拓了一个自由的叙述空间,从而在其中恣意地挥舞着语言的魔杖,让"写"与"读"都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忘我的审美狂欢.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前七年文学界动荡不安 ,形成了自由派与传统派两大派别 ,并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尖锐对立。“回归作品”浪潮的涌现 ,大有淹没新作品之势 ,使苏联时期的文学史面貌大为改观。解体后 ,自由派与传统派依然是两股主要文学势力 ;受西方影响 ,后现代主义文学也在俄罗斯兴起 ,与现实主义两分天下。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 ,无论哪一派都已不是单一的 ,而形成交融、渗透、对话的局面。派别的对立趋于缓和 ,面对着现实 ,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  相似文献   
4.
俄文艺学家弗.雅.普洛普的故事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结构主义在我国的流行而被认识与接受。但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译介、研究的内容大都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限于谈论他的《故事形态学》,而代表了其学术思想另一面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一直在学者视野之外;进入新世纪,对故事学理论才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但依然谈不上透彻的接受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政府文件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和实施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它同时也是向社会传递政府管理意图、方法和要求的重要媒介。但要实现政府文件的这些重要功能,首先是要使公众能够清晰、准确地理解和读懂政府文件的含义,否则就谈不上公文的作用。那么,如果有一些让公众"看不懂"的公文发了下去,其结果又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别尔嘉耶夫与作为一种精神的俄罗斯文学(特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无论是从别氏的思想资源讲,还是从他对俄罗斯文学的全新阐释看,抑或是从他回应俄罗斯及世界现代性问题的主要路径来说,都存在一种血肉关系。但国内学界对别尔嘉耶夫的翻译与研究,却过于侧重其哲学思想及其思想的德国来源,对其与俄罗斯文学的那种血肉关系缺乏应有的重视。其中的原因,恐怕需要从近20年来我们所形成的新文学观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7.
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俄国象征主义文学流派的理论奠基人,其象征主义具有宗教哲学色彩和世界观的品格。他以毕生的创作践行着自己的象征主义主张,其叙事风格彰显出一种新精神追求,从而与当时的“社会小说”和“市民小说”形成对话、论争的格局。《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即是其主张的重要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洛特曼符号学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状况,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在后一阶段中,中国学者从文艺符号学、文化符号学、与相邻理论的关系、在西方文论史上的意义、俄罗斯本土研究状况以及中国学界对洛特曼理论资源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形成对洛特曼理论的立体研究图景.  相似文献   
9.
俄版《20世纪俄罗斯文学》是一部俄罗斯人自己编撰的文学史读本,它以"在场者"的视角重新梳理了20世纪俄罗斯文学,从精神层面而非意识形态层面展现了20世纪的俄罗斯精神与文学艺术风貌,匡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误解。这种"重构经典"的文学史写作似乎与"消解经典"的"后现代"精神相悖,然而其背后隐含的却是对人类一种永恒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集中翻译介绍了别尔嘉耶夫的一批著作,相应地,对其也展开了多层面的研究。我们对别尔嘉耶夫的接受与研究不仅是学术式的,也是思想式的。别尔嘉耶夫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在我国知识人群得到相当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