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力更生”深化了我们对于独立自主的认识,激励起共产党人藐视一切困难、坚定革命信念、以艰苦卓绝的斗争争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它来源于艰难困苦的革命实践,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证明:我们不仅要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而且也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同时,自力更 生精神不可丢。之所以强调自力更生,就在于对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及其动因问题的深刻认识。它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内容,不仅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怀直接相关,而且也体现了实践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科学认识中的理想问题,着重论证了理想形态是具体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一部分论述了理想是事物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人的愿望和形象化的构思等三个要素的统一,它涉及真、善、美三方面。科学认识是以概念把握世界的,它对事物发展前景的构想就是概念理想形态。第二部分指出了普通概念中就有理想的因素。当认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时,这些因素得到展开,形成具体概念的理想形态。具体概念的理想形态内容是真实的,表现形式是辩证的。第三部分讨论了概念理想形态在哲学中的特殊地位,提出共产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概念的理想形态。本文是在冯契教授指导下撰写的。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出和确认,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针对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而提出的,也是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它是对30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建国后五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把人的问题视作资产阶级专利的错误格局,在正本清源上有着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社会发展的动因、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机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等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时代精神发展的高度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今天必须发展和具有了发展的契机.作者认为当今时代精神的发展特别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任务的变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对于这些理论成果的理解和把握还必须站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制高点上.  相似文献   
6.
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重要乃至核心的地位,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推进.之所以称其为科学发展观,是因为它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贯穿着动态平衡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动态平衡的发展观.坚持动态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也只有发展了才能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部分,不仅具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而且已经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其所以要动态平衡地发展,盖因我们的发展以人为本;其能否做到动态平衡地发展,也在于是否真正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生动而又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实践辩证法,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重视实践的开拓作用;注重在实践中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视实践主体,人、阶级、政党自身的建设;在实践中做到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又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埋头苦干。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实践辩证法,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思考和解决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和着眼点等重大问题,并且强调了当前形势下实践和理论上的开拓、创新的特别重要性。“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就是在新的实践开拓基础上,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基本经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并且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问题 ,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亟需解决。为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 ,2003年7月中旬 ,《光明日报》理论部、《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组织各地专家在绍兴市召开了“基本经济制度与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在此刊发部分研讨会文章 ,以供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引起各方面的热烈讨论,理论界及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为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构想而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近期引起普遍关注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因此《学习与探索》就科学发展观问题组织进一步的讨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所体现的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首先,它是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长足发展,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的,也是为实践所证明的。所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次,经济发展的目的应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所强调的实际上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等,以保持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时代和国情的需要、实践和理论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思想武器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结合”思想产生的必然性、过程、理论地位及现实意义。文章概述了“结合”思想从中国革命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历史过程,分析了“结合”思想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方面的原则和方法。文章还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结合”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