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有研究发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量化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与当前还未有可应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测量工具有关。为此,在参考现有文献并对开放式问卷进行分析后,以意识理论为依据,分别以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考察维度,对我国28个省市区共1067名被试者进行调查,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最终形成18道题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间隔两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97,二阶模型中χ2/df=2.27,RMSEA=0.05,AGFI=0.90,GFI=0.92,IFI=0.94,TLI=0.93,CFI=0.94,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应用于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2.
就鞍山地区出土发现的四件史前岫玉石文物的来源及出土经过,对这四件文物的内涵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提出这四件文物与岫玉的关系,以及这四件文物在古时代的实际用途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立鹏  薛璐璐  范航 《民族学刊》2023,14(4):1-10, 134
民族交融作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一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学界鲜有关于个体民族交融态度如何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实证研究。本文采用《民族交融态度量表》《中华民族认同量表》《心理距离量表》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682名参与者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交融态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即积极的民族交融态度有利于提高个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同时,中华民族认同和心理距离在民族交融态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保障民族交融政策有序落实,培育积极民族交融态度;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打造中华民族认同社会共识;充分挖掘与宣传历史记忆,重视隐喻对心理距离的作用;积极探索个体心理发展规律,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等建议,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心理学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