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经典的特质与构成褚斌杰一、引言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夙称悠久、发达、而又独具其特色的文化。文化的起源本无赖于文字和书籍的出现,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已有精神的创造和口耳之间的承传。但文化的广域传播、历史性的延续,以及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定式...  相似文献   
2.
在一般文学史或赋史研究著作中,对汉赋发展的描述常以骚体赋、大赋和抒情小赋为顺序展开,然而这并不符合汉赋发展的实际。因为东汉末年的抒情小赋与西汉初年的骚体赋可以说是汉代抒情言志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而与抒发“士不遇”情结的抒情言志赋一样,苑猎京都大赋和咏物赋在汉代也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发展线索。而且赋家常选择不同的体式表达不同的情感需要。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以上三种汉赋体式的类别流变过程逐一进行区分和细究,即以汉赋三种体式的类别流变来描述汉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楚辞·九歌》是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组优美的祭事诗。它以古楚的人民信仰和神话故事为题材,表现了楚地的社会习俗、山川风貌,以及深婉的情致和英武不屈的民族精神,成为我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楚辞·九歌》作为一组祭事诗,所描写的对象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而...  相似文献   
4.
论《楚辞·九歌》的来源、构成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楚辞·九歌》的来源、构成和性质褚斌杰《楚辞·九歌》是一组带有神话色彩的浪漫主义作品,它瑰丽缥渺,意象清新,语言优美,深得历代人们的喜爱,凡读《九歌》者,无不被它的巨大艺术魁力所打动,所惊服。但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有阙,围绕着它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大...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产生的三百零五篇诗歌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来自奴隶主贵族;它相当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同时也记录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况;其中有不少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宝  相似文献   
6.
论《九歌》的性质和作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辩证前人诸说的基础上,认为《九歌》是屈原撰写的一组祭事诗。在11篇里,《国殇》与前面描写天神地的诗篇不类,它的题材是现实的,写战争的,带有政治性的,是一篇歌颂为国捐躯者的英雄赞歌。是典礼的高潮,是全剧的压轴戏,是这一祭事活动的性质所在。所以末篇《礼魂》即礼“国殇”之魂,实际上就是《国殇》的“乱词”,也正说明《国殇》是这次祭祀的主体,是这组诗歌的意义所在。因此,文章的结论是:这次祭典是为了祈福佑,而这福佑的主要内容,是十分现实的,具体的,那就是企图借助天神和国殇的英魂,复国耻,报国仇,使一再兵挫地削的楚国,转危为安。这就是《九歌》的性质和作意。  相似文献   
7.
《〈田氏一家言〉诗评注》的出版 ,将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文化视角 ,也将有助于丰富读者对我国诗歌发展史中各种复杂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褚斌杰 《云梦学刊》2006,27(2):158-158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大典范作品,是风骚传统的源头,二千多年来,对中国文学以至中国文化均产生了至深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诗经》、《楚辞》及二者的比较研究,发掘其思想与艺术之精华,是十分必要的。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受邀在中央电大主讲《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课程,其时李金坤君在江苏某县城任该课程辅导教师,李君教学认真,一丝不苟,每遇问题,即飞函相问。九十代年末,李君负笈北上,来北大随我作访问学者,研修先秦两汉文学,遂有识荆之雅与论学之乐。访学期间,李君心无旁鹜,选课(共选修硕、博课程十余门,远远超过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编辑希望我能谈谈自己的治学经验和对治学的一些看法。我自揣见识浅陋,教人乏术,惟恐以昏昏诲昭昭,反而贻笑大方。但我毕竟是位教师,自二十三、四岁以前开始写书和发表论文以来,几十年间总归论文说史地写过一些东西;平时也每每与好学的青年谈过治学的甘苦,或为他们出出主意。既如此,却也不妨试着拣些陈言说说。 我以为,从事文史研究,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十二个字:重资料、尚实据、勤思考、贵创新。  相似文献   
10.
笔记文,是一种随笔而录,杂谈琐语性质的散文,它的特点是内容广泛,遇有可写,随笔而书,可长可短,不拘形式。 笔记之体肇始于魏晋,而宋明以后最为繁富。“笔记”的名称,始见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才略》篇:“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丁仪、邯郸,亦含论述之美。”但这里所说的“笔记”,並非指杂录、随笔之文,而是指公牍奏记类文字。至于把随笔而录、杂谈琐语性质的文字称为“笔记”,大约始于宋人,北宋宋祁有《笔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