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2.
20世纪初新史学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年以梁启超、章太炎、黄节、邓实、马叙伦等为代表的晚清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史学进行了激烈批评,以“新史学”为中心进行了一场史学革命,其最初的意义不仅仅表现在中国现代史学之建立上。笔者认为在20世纪初史学革命中,新式知识分子借“史学”的革新,对“民族”、“国民”等近代概念进行了界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  相似文献   
3.
20年代胡适等人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并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展开系列的学术活动,在学界引起极大的反响。南方学术重镇东南大学的学者们除了以《学衡》与《史地学报》为阵地之外,以国文系师生为主成立了“国学研究会”创办刊物、展开演讲、编辑从书,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针对北大国学门,东南大学国文系也计划组织“国学研究院”,但却遭到北方学者的抨击和校内新派的挖苦,由于东大不久即发生风潮,东南大学国学院最后是否真正成立也值得怀疑。从“国学研究会”到“国学院”的短短历程和遭遇,集中地反映了20年代早期南北学术界在“整理国故”运动中的地缘与派分。  相似文献   
4.
清末,整个社会兴起一股社会调查之风①,尤其以留日学生、国内新式学堂学生以及趋新士绅为主体的民间调查力量更显得生机勃勃。纵观清末社会调查的调查宗旨、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各方面,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社会调查早在清末就已经兴起。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体差异性的意义 ,阐述了不同利益主体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差异性、表现形式和力求利益各方平衡的方法 ,目的在于如何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协调好利益主体的矛盾 ,处理好财务关系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在我国护理教育的新形势下,以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化学课程的性质、任务为依据,在医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以来,北京的国立大学迅猛发展,引发朝野各方如何处置国立大学的讨论.事实上,北伐前后北京的国立大学的合并之举却深受政局变动的左右.奉系军政府改组北京的国立大学为"京师大学校",实为控制北方舆论和抵制南方国民党,开启了北京的国立大学合并之先河.二次北伐后,首都南迁,南京政府从全国通盘考量,先后将北平的国立大学改组成"中华大学"和"北平大学区",体现当局借政治格局变动来整顿北平高等教育的努力.然而其派系纷争与门户之见引发北平学界系列风潮,使得北平国立大学合并的改革流于失败.北伐前后北京(平)国立大学合并风潮充分显示政治变动与教育变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外资企业的作用日趋明显,控制着全世界60%的贸易、70%的投资、80%的技术专利。我国加入WTO后,境内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数量日渐增多,跨文化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已成为外资企业管理中的重点。跨文化管理的中心任务是解决文化冲突,建立超越文化冲突的企业文化,以维系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9.
清季是中国社会从帝制向民族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过程中 ,不同民众的民族国家身份认同出现了混乱。本文以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的国籍问题为中心 ,重点讨论清朝朝野对荷兰 190 7年出台的《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的反应 ,通过揭示国籍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的种种表现 ,来分析在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 ,不同群体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及困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外商投资企业转移定价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在华投资方式渐趋“独资化”以来,外商投资企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利通过转移定价的方式将企业利润转移出东道国,从而产生了极大的财富转移效应,损害了我国的经济利益。本文分析了当前外商投资企业在华实施转移定价的主要形式,进而阐述了转移定价不仅使合资、合作者的利润被侵吞,同时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而且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效应,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危害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政府应该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予以修订、补充,并实施高效的监管措施,以减少转移定价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