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清代骈文作家经典化的路径有很多种,其中清代骈文总集的"选择",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纵向维度看,清代骈文总集对于当代作家的经典化选择,可以划分为前后相继而发展渐次深入的三个阶段,即清代初期、中期和晚期。从横向维度看,这种经典化选择,有着两个主要的运作机制:一是作家选择层面的累加与删汰,二是作家层次区分层面对相关作家骈文作品数量的差异性选录。毫无疑问,清代骈文总集的这种经典化选择,已经对清代数量庞大的骈文作家群体进行了非常重要的选择性呈示和传播,后世清骈作家接受比较全面的参照系,也由此基本构建起来,其文学史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2.
当代的大学教育应将昆曲传播纳入其中,这不仅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传承和复兴昆曲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大学昆曲传播的实际开展,总体上宜于以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为主要方式,条件具备的学校,也可以开设面向部分大学生(如中文系、音乐系学生)的较为专业的必修性特色课程;与课堂教学相配合,课外的曲会活动、观剧活动、听取学术讲座等,也应成为昆曲传播的重要内容。而苏州科技学院进行的大学昆曲教学实践,不但能够说明昆曲课堂传播方法构想的现实可行性,还为将来大学校园的昆曲传播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阳羡陈氏是明清之交江南地区典型的文化家族之一,族中弟子陈维崧、陈维嵋、陈维岳皆为词坛善手,雅擅吟咏,名振文苑。陈氏兄弟因家族衰败而四散飘零,今昔迥然的人生遭遇成为他们难言的隐痛,也触动了他们的创作激情。陈氏昆仲借词鼓唱故园之恋,手足亲情,多凄苦、悲慨之气,而无柔曼清幽的花间色调。他们那些纪实性的亲族联唱词,在文学史上尤为罕见,具有“存词即所以存经存史”深厚内质。清词首先在家族视域中悄然显示出自我的独立面貌。  相似文献   
4.
清代骈文堪称复兴,而首先打开这一复兴局面的,是清初的一批骈文家。不过,在文学史不无偏颇疏漏的选择淘汰下,一些作家被逐渐遗忘了,吴农祥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吴氏骈文虽散佚较多,但仍有《流铅集稿本上册》16卷121首行世,这占据了吴氏骈文作品将近一半的分量。在《章岂绩花隐亭文集序》中,吴农祥比较集中地表达了自己的一些骈文主张,弥足珍贵。吴氏骈文形成了以雅饬清畅为主体的多种风格特色,这是他在取则古人、转益多师的基础上,自我创辟的结果。吴文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琢词精巧、属对工致、音节谐畅以及叙事简隽清畅、议论闳博畅达等方面。就文学史地位而言,吴农祥虽然不及陈维崧,但足可与吴绮、章藻功、陆繁弨、尤侗颉颃并驾,堪称清初骈体文名家。  相似文献   
5.
江南历来为巨姓望族的渊薮,特别是明清两代,数以千百计的名门大族纷纷涌现,在这些著名家族中,毗陵恽氏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恽氏无论在家族历史、人口数量、总体规模,家族繁衍的稳定性、家族生存的集中性和持续性方面,还是在家族优秀人才和文化成果的出产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标准,堪称甲族盛门、文化望族。作为一个极富盛名的文化世家,毗陵恽氏在文化创造上取得了堪称卓越的总体成就,这主要集中在书画和诗文方面。恽氏画学自恽应明、应翼、本初始,经南田极力开拓,臻于极盛,此后举族子孙世代继承、发扬家学,他们前呼后应,一脉承衍,从而形成了明清画学史上"一族而多画"的盛大场景。恽氏非但"一族而多画",而且"一族而多书法",所谓"恽氏书法人持一赤帜",正是对这种盛况的贴切概括。恽氏文学固然以古文阳湖派领军之一的恽敬为最大宗,此外恽南田、恽鹤生、恽冰等也都是清代文学史上颇值关注的文学家,如果考察明清家族文学而绕开毗陵恽氏,无疑是很大的疏漏。对于恽氏在书画与文学领域的成就,我们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清代吴地文化家族家集编纂活动空前繁荣,家集数量众多、规模较大,其体例也较为通达,校勘具有一定的质量.编纂者们在家集中所投入的情感,体现出家族文化的追求.透过它们,我们不但可以了解清代吴地文化家族诗文、学术活动的众多成果,了解家族精神文化的生动面貌,对了解文化家族世泽绵延的重要内在原因,以及古代文学、学术发展的实际规模和程度,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间,常州骈文名家辈出、佳作纷呈,以一府而为骈林大宗,出身常州府阳湖县文化名族的孙星衍,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星衍才高品端,为官清廉、深得民心,一生诗文、学术并著。他的骈文创作,在乾嘉间负盛名,但中年"壹其志治经,取少作尽弃之",故存留不多;而就仅存的数篇骈文作品来看,总体有古奥渊雅、炼意深隽之风格,其或叙史陈义、或抒情写景,俱能运筹挥洒,超迈绝特,确乎名家手笔。  相似文献   
8.
清代文学大家陈维崧卓荦立身品节的形成和卓越文学成就的取得,与其一生所受宗风家学的泽溉和师友交游的助益紧密关联。而经由对陈维崧成长过程中家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推动因素的考察,能够获得一种有意味的启示,即古代文学的研究,可以而且需要突破传统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单一视角和内向型研究模式,突出地域、家族与社会三者交叉一体的广阔视角对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对古代文学进行角度立体多维、内外结合的综合型探讨。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骈文复兴,至乾嘉而臻于鼎盛,其间文风蔚兴、作家辈出,常州洪亮吉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洪氏学识宏博、天才绝特,骈文创作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即语言上的句雕字琢、工于属对,典故运用上的浑融无迹,句式上的骈散交融,篇章安排上的曲尽抑扬,议论的超卓,抒情写景的“会通”婉转,造境的奇迈。由于洪亮吉骈文戛戛独至的艺术造诣及其对于后人的深厚影响,洪氏称得上是清代骈文史上的一流大家。  相似文献   
10.
镇洋彭兆荪是清代乾嘉间名震文坛的骈体名家,他的骈文作品主要收录在《小谟觞馆文集》4卷及《续集》2卷中。彭氏认为,骈体文的出现,乃文学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骈散异途同源,不分尊卑,而八代之文未尝衰;同时,骈文应以六朝为高标,并依此“矫厉肤庸,归诸渊雅”,使当代骈文创作走上正轨。彭氏骈文的主要特点与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精熟《选》理、宏博沉丽,以散运骈、辞茂气盛和诸法兼擅、尤工议论。就文学史地位而言,在清代骈文史上,彭兆荪足称一代名家,我们应对他的骈文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