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中的骨干力量、普通参与者和旁观者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策略选择和心态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将小事闹大来实现维权的目的、借机敛财和对社会进行仇视是群体性事件骨干力量抱持的三种基本心态。普通参与者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目的并不像骨干力量那样明确,从众和搭便车心理等往往是他们的心态。作为旁观者而存在的某些境外媒体抱持一种唯恐中国不乱、别有用心的心态。极少数不具有利害关系的普通民众以及没有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利害关系人也会表现出一种兴灾乐祸的心态。既然中国当下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态是多元化的,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解决过程应当充分考虑参与者的具体心态,建立一套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规则治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斗争到合作:权利实现的理念更新与方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的权利理念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它深受着一种斗争哲学的影响,过分强调从斗争的意义上理解权利的实现.从而在实践中滋长了偏重以斗争的方式取得和保有权利的倾向,忽视了合作在权利实现中的价值与功用,由此,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种种矛盾和危机.因此,只有对这种"重斗争、轻合作"的权利实现理念与方式进行调整与更新,即形成一种对权利实现中的"合作"要素予以充分重视的理念与实践,权利的言辞与话语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因此,中国城市化进程也是一个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然而,农民市民化的速度并不与城市化速度同步,失地农民的适当生活水准权实现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边缘化叠加”,即作为农民,在城市化前边缘化;作为市民,在城市化后再度边缘化.①因此,确保失地农民适当生活水准权的实现,以便其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来看,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奉行的是一种主体性的观念,因此,可将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定义为主体性支撑的现代社会。从前现代社会(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欧社会)到主体性支撑的现代社会,法律责任经历了一个从结果责任到过错责任的转变。法律责任的这种发展受到了源自前现代社会法律中互惠性观念的影响,并且在民事责任领域和刑事责任领域逐步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主体性原则也被贯彻到纠纷解决机制之中.在个人主义、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理念的共同作用下,现代司法形成了其特有的运作逻辑,由于它过分强调形式化的理性和既有秩序的恢复,因而造成了“滥讼”、“未来指向性”缺失等问题.在主体性重建过程中,现代司法模式发生了变革,建构了一套以合意为核心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补正了由此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智航 《江汉论坛》2015,(3):133-140
鉴于中国实现法律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以及西方国家在法律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转型中国不可能再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一个历时性的过程来完成法律现代化。主体性确立时期与主体性重建时期两个阶段在中国以及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中合二为一。相应地,中国法律的内在逻辑也要在实现从人治的内在逻辑向主体性支撑的现代社会法律内在逻辑转变的同时,实现从主体性支撑的现代社会法律内在逻辑向主体性重建的现代社会法律内在逻辑转变。这种转变决定了权利话语、法律责任以及纠纷解决机制所应遵循的内在逻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资源不平等的配置引起社会分层 ,以行为为对象的法律必然关注社会分层的内在运作。社会分层的流动性是法律介入的契入点 ,客观又能动地影响权利和义务的量在各阶层间分配是法律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分层并与之共存共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适当照顾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 包括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和自治性权利。通过对中国脱离适当照顾的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来促进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的实现, 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上看, 中国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在实现过程中呈现出成人统治和国家缺位两种倾向。要克服这两种倾向, 就必须合理处理好基本生活保障权利和自治性权利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中的国家责任, 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未成年人适当照顾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源囿于效益与公平失衡的对人的过去行为的未来预期的法律的生成、演进和创新,是经济理性人与道德理性人在一般均衡理论向对策均衡理论转化的推动下,以新型发展观为指导所进行的稳定进化性均衡,从而最终达到权利义务配置的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