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创立了以“道”、“无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由此老子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能悟“道”、弘“道”的“圣人”,教育方法是“行不言之教”。老子还对“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以及师道观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为此,可以从探讨老子的哲学思想入手,对老子教育思想的内在要义及其影响进行解读,以分离出其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元素。  相似文献   
2.
感恩意识缺失是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处于弱势境地的青少年极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和情绪。致使他们感恩意识的缺失。这一问题的成因又是由体制、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构成。因此,国家和社会有必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来予以应对,最终唤醒城镇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意识,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焦虑的内涵、焦虑与抑郁的关系、青年焦虑的发展及其相关因素和焦虑的研究方法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并提出了青年焦虑今后的研究方向 ,以促进焦虑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作用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选官制度。它始于隋,完备于唐宋,衰落于明清,终于在清末光绪年间被废除。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科举制度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但由于其本身的封建主义属性,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经过短暂的鼎盛发展期之后已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成了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障碍,成了阻碍中国社会顺应历史要求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不可避免地在封建王朝行将就木时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结构、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学生知觉问卷 ,对 5 0 0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调查 ,考察了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结构与发展特点。结果发现 :(1)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 ,它包括积极情感、约束与控制行为、消极情感与支持帮助行为。 (2 )初中生对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知觉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 ;(3)在初中生对教师的约束与控制以及消极情感行为的知觉上 ,男女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而对积极情感和支持与帮助行为的知觉则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浅析大学生的“考证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股“考证热”,这一现象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我国人才评价制度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职业准入制度的初步确立,以及市场机制的需求,国家政策的导向,客观上催生了大学校园的“考证热”。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其教育思想,吸取其精华,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改革和发展仍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思是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教学反思作为立足于教育教学场域的一种具体反思方式,其在本质上是哲学的。教学反思的实施成效与执行主体自身的思维运作水平难以割裂,哲学反思思维主导下的教学反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反思。对教师哲学反思思维的培养,既要关注于提高教师对教学反思对象研究的彻底性,同时还要注重培养教师对主导自己教学反思的思想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哲学反思能力,使其思维运作向着哲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才能为教学反思的有效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儿童同伴接纳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同伴接纳状况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心理健康、学校适应及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儿童同伴接纳状况受内在因素、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社交策略、归因方式等;外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通过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希望能为同伴接纳程度低的儿童提供帮助,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精神不仅有完整的结构,而且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发展理论,既有合理的东西,又有不足之处。我们应准确、全面理解其儿童精神发展思想,谨慎借鉴其理论,以促进当代儿童发展心理科学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