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在比较宋学与汉学不同、分析宋学的特点和矛盾的基础上,再次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在心性论的旨趣还是在对传统的诠释上,现代新儒家都表现了宋学的特征,是对宋学的继承。文章并指出:现代新儒学需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学理上的客观化,将“传统”义理上升为价值理性意义上的客观真理;二是在“我”字上致力于“个我”和“众我”关系的探究,以能明体达用,于无用之中有大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庞朴的“智慧说”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中对传统所作的价值重构的新开拓:(1)这是不同于现代新儒家那种分离道德与知识、只集中于形上层次的重构.而是接通形上与形下理念、挖掘出中国智慧的辩证法系统、注重思想行为模式的探索;取材上也不限于儒家,而是包括道、释;方法上则摆脱以西学剪裁中国哲学的手法;(2)这种价值重构不同于对传统的形成过程作知性把握的历史解说(如余英时主张的“内在理路”;传统马克思主义之注重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当今西方的知识社会学等等),而是超拔于世俗,推崇德智一体的最高境界,具有个体化的形上特征,为中国传统的现代命运承担职责.  相似文献   
3.
中国思想史领域正在呈现表面的繁荣,它以学科的分化、激增为标志。传统的分科有哲学史、文学史、伦理学史、政治思想史,后又有经济思想史、科技史、美学史,今又有所谓社会学思想史、管理思想史、心理思想史、军事思想史、人口思想史,等等,更生僻的学科就不列举了。总之,大有相应于每个现代学科建立一门思想史的趋势。然而,并非每标示一个新分科就会给这一领域增添一份声誉,相反,这一倾向实际上是在降低思想史的思想魅力。更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一般思想史正在被肢解掉,思想史的历史性与精神价值的完整性遇到严重挑战。因此,必须在理论上提出重建思想史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孔子厄于陈蔡"之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语>之外,从战国到秦汉的典籍中,还记载着各种与孔子有关的故事.该文解读其中关于"孔子厄于陈、蔡之间"的故事系列,揭示儒、道、墨三家对事件的不同想像及其在孔子形象的塑造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儒家把事件描述为孔子立德的范例,是树立孔子圣人形象的一种思想策略.  相似文献   
5.
经典解释学不一定是哲学史研究,但时下推动这一学术方向者,则多同哲学有深刻的渊源.至少,从汤一介先生的呼吁到<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等刊物发表的相关专辑,可以加强读者在这方面的印象.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疑惑:难道以往"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就不是经典?虽然我仍未读到对此进行质疑的文字,但这种怀疑很好理解.  相似文献   
6.
普鸣(Michael J. Puett)教授所授中国哲学课程(Classical Chinese Eth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在哈佛大学深受欢迎,它的成功需要跨越双重的距离或障碍:一是从古典到现代,一是从中国到西方。从古典到现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几千年前的思想为何在今天仍有说服力。作者的手法是作两种提取工作,一是从经典提取论题,一是从生活提取可以证成问题的经验。这是一种哲学研究的尝试,经典与生活都是它的资源。其观念来自经典的启发,但其可信度必须体现在生活经验中。从中国到西方,则是处理跨文化传播的问题。正如从古典到现代需要某种观念的转换一样,从中国到西方,也得一番思想的提炼。当普鸣提出今人的思想误区时,实际就是为西方文化背景准备针对性的问题。外国同道对中国哲学所做的努力,包括教育传播或学术探索,其成功经验对中国学者都是重要的鼓舞。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学者在当代中国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其工作也能体现传统哲学的魅力,那对它的跨文化传播,一定会起助力的作用。人类精神事业的大道,是可以相互沟通的。  相似文献   
7.
战国至秦汉间流传的孔门故事,在<论语>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这些传说与<论语>的关联形式,包括故事加引述、结构性放大、整体改编三种类型.孔子及其弟子在传说中的道德形象,重点是孔子称圣故事的演化.非儒家学派对孔子形象的另类叙述,构成为不同家派思想互动的特殊形式.这些传说促使了<论语>的经典化,具有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王阳明除以物喻事或理之外,其心学作为完整的世界观,依然存在如何处理自在之物的问题。理解"心外无物"命题的关键在于从存在论转化到意义论,其确切的含义是,任何事物离开人心的关照,意义得不到确认,与人的价值关系无法确立。如肯定物的独立存在,并肯定心为物之意义的条件或根源,则所谓心中之物,泛指不同意识活动中的事物。某物进入人的感知或知觉,或者人对之有情绪反应,甚至将其纳入固有的认知图式,都是纳物入心不同程度的表现。从心外之物到心中之物,是对心为万物意义显现的条件的一般把握,再借现象学的视角,对人自身所呈现的心物关系进行分析,儒家伦理即始于此种把握,而心中之物在不同的心灵之间传递,便是塑造文明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哲学史”的正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史”的正当性陈少明否定中国有哲学史,不一定是为了贬低中国学术传统,相反,也可以出于对传统文化价值特殊性的深切体认,防止它被洋化,这两种倾向均非始于今日。传统学术中的确只有经、史、子、集,或义理、辞章、考据,以及经世的分科,而没有被称为“哲学”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