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代和亲诗创作丰富,既反映了人们对和亲政策的思考,也反映了人们对和亲公主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亲公主们的命运与大唐国力息息相关,是当时民族关系的晴雨表:国力上升期的初唐、盛唐的和亲公主们,基本上保持了被尊崇的地位,反映出的民族关系相对融洽;而中晚唐时期的和亲公主们则命运多舛,其时的民族关系较为紧张。  相似文献   
2.
潘岳是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之一,人们历来对其评价是"人品和文品"相分离。那么潘岳"人品和文品"相分离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直接因素:潘岳本人的性格;其二,现实因素: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三,深层次因素:秦汉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以来,形成了文人欲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必须依附帝王或权贵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根本性工作,学科建设水平提升了,学位点建设必然会取得成效。学位点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高起点,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然而,不少高校在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着多自发欠规划、重申报缓建设、重增设轻需求等问题。学科建设应当遵循其内在的需求和规律,注重学科交融,产生大量的前沿性、跨学科的增长点来推动学位点的发展。具体地讲,应该加强学科的重组与整合,培育新的学位点;加强学科的贯通和交融,增拓新的学位点;加强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优化原有学位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时期的民族融合,在各朝代的诗歌史上也有所体现,《诗经》就有不少诗作反映了周族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在当时的诗歌中也有所反映,唐诗涉及的民族文化领域更是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必须加快完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确立外包人才标准,建立外包人才实训基地,健全外包人才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在VAX/VMS下PC/DOS仿真系统的实现方法的说明,阐述了如何将多线索用于实现高效仿真设计,以及如何在应用中实现多线索的面向对象的程序封装。通过将多线索技术与面向对象技术结合在一起,为所有需进行大量并行处理的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且高效的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高校科学联合与产业发展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经济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对科技、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长三角”地区高校能够适应这一新的趋势和变化。“长三角”地区高校进行深层次的办学协作与联合,不仅符合客观经济形势,也是高校转变办学观念的全新尝试。本文探讨了“长三角”地区高校之间的协作与联合的主要途径,认为应当打破地域限制,合理设置分工,优化组合、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加快科技转化,主动充当“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的助推器,提升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古代政治家文人的职事活动是其社会角色的集中体现。一直以来,学界对刘禹锡贬谪之后的职事活动与文学关系的研究较多,而疏于探究其早期职事活动与文学的关系。从思想的延续性而言,刘禹锡思想性格的形成,与其早期任职太子校书、幕府掌书记等职事活动有很大关系,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发生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分析刘禹锡永贞革新以前的职事活动与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江苏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特色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大运河文化产业带为文化江苏的重要名片.其主要定位是:以大运河为主轴,以旅游、美食、地方工艺等为基础,以古城博览业和文化产业园为依托,以图书报刊业、演出业、影视音像业、动漫创意业等为载体的复合产业,是具有江苏风格、江苏气派,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国际有重要影响的流域文化产业带.其主要实现路径为:创新观念为先导,组织领导为前提,科学规划为龙头,市场运作为核心,多元投资为动力,科文联姻为支撑.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大量的宴饮、赠答、记游词中对杜甫诗歌信手拈来的化用,表明辛弃疾对杜诗非常熟悉。稼轩词引用化用杜诗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宋代印刷术为杜诗结集及其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其二,辛弃疾爱国、忠君、入世的儒家情怀与杜甫的思想一致。其三,宋人对杜甫精神及诗风的普遍推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