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为“五四”新文化和新教育运动的产物,陈鹤琴《家庭教育》是其多年来对幼儿特别其长子陈一鸣的精心观察、实验和研究之所得,反映了当时社会剧烈变革中家庭教育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对策和建议,内藏着十分深刻的教育哲理,对于我们理性地探寻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奥秘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蔡元培虽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但能结合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实际,极力阐明教育的价值关怀和独立意义,追求"完全人格"和"五育"并举,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熔中西文化于一炉,从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见解.这些见解对当代教育变革和民族文化创新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西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黄书光“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一词是由19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JohnMil,又译穆勒)首先使用的。他是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具有功利主义思想倾向的教育家则可溯源至西方古希腊和中国先秦。中西...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艰难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外发性现代化相一致,中国教育是在"西学东渐"影响下逐渐迈向现代化。尽管我们至今还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教育,还在走向现代化教育的过程之中;但是,我们不能不了解中国教育现代化尤其是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艰难探索历程。它是伴随着传统教育的不断解构而兴起,其过程十分曲折,需要进行反思性的理论总结,以便为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一、"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松动 中国近代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交融下向前推进的。作为异质文化,西学实际上充当了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催化剂。 最先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方济各·…  相似文献   
5.
专科学校的兴设由来已久,汉代就有以文学艺术为研究内容的鸿都门学;至唐代,专科学校的种类渐多,医学、律学、书学、算学相继而立;宋代继往开来,新增了画学和武学,而医学、律学、书学、算学等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宋代的画学,由于徽宗皇帝的提倡,教学管理、设施规章等诸多方面发展颇为完备,并在艺术上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院体画。武学教育特别重视实际训练,“量给兵伍者听”成为当时武学学生实际演习的口头禅,初具武学教育的基本框架。医学中的“针炙铜人”已成为教学模型并被广泛应用。书学、算学、律学也各领风骚,未尚多逊。本文试图就宋代专科教育能够取得新进展的诸多因素、学校的教学制度、管理设施等作些初步探讨,并力求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近代社会经济格局的异动,中国传统教化结构及其哲学理念由松动进而产生裂变,并呈现出新旧杂糅并存的状态.其中,维新派与传教士的交互影响,使西学知识得以迅速扩张与下沉;而顽梗的制度化儒学教化体系之最终瓦解,则得益于清末兴学、学制建立和科举废除所带来的连环而巨大的冲击波效应.社会经济的二元格局与教育体制的内在变革是中国传统教化走向终结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7.
作为外力冲击下的被动型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带有明显的追赶心态,失却了本土文化自觉,承载着过重的外在功利负荷。重温本土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探索之路,审视教育本体并聚焦人的健康成长,探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关系,有助于理性反思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向度,以期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在北宋王朝中期,提出了变法主张,而与其政治、经济变法相配合,在教育领域里,也提出了实学的教育思想。 一、王安石人才观的实质在于获得“为天下国家之用”的实才 王安石重视人才,他说:“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王文公文集》、下同)。然而,“一路数千里之间,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敬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所以他认为,人才问题是执政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的人才理论。  相似文献   
9.
黄书光 《学术界》2012,(11):191-201,287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学术界逐渐衍生出现代性教化话语的多元态势。文化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教化思想先后登场,相互激扬与争鸣,呈现出教化与思想转型、政治变革的内在关联,凸显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性教化话语的复杂生态与理论走向,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严复教育哲学的基本内涵和独特价值进行深入剖析。作者首先分析了严复对西方近代哲学特别是西方进化思想的汲取,并以之为武器去阐发教育的救国功能。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探讨了严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激烈批判,指出其"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并非简单地搬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教育理论,而是适应中国近代社会需要的理性选择,极有利于新国民素质的形成。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严复"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的中外文化教育汇合说,揭示了功利主义价值观和实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